两年后。
才刚到四月,已经下了三场贵如油的春雨,地里的嫩苗都喝足了水,使出了吃奶的劲想要长高,看来连续四年的旱情总算是过去了。
今年的干冰厂产量也要根据天气调整,不过就算不降雨,干冰和碘化银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现在各行各业用到的地方都不少。
那些富豪人家,吃些新鲜的水果海鲜都需要干冰制冷保鲜,工业和医疗上的用途也不少,干冰厂已经增加到四家,都在北西省的范围内,这些年也给杜家和云家赚了不少钱。
在研究进入瓶颈期后,研究人员的工作就清闲了下来,温月想着这些人才不能放过,而且工厂在扩大,实验室也在扩大,更多的人才和器材填充了这些空缺,不用岂不是浪费?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几年建立的名声,温月请到了不少有名的研究人员,还有些从国外学成归来想为抗战尽一份力量的科学家。
温月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他们,提供优渥的待遇和不逊于外国的实验器材,只求能多提高一分国力。
考虑到抗战时期的药物缺乏,温月手里还有上个世界的一些药方,她就让实验室又分出部分人手,以一位姓汤的教授为首,带领这部分人员开始研发药物。而胡余海则继续带剩下的人手做化学实验,也同时兼职工厂的技术团队。
现在有靠化学反应制成的西药,也有中西结合的中成药,还有她手里的纯中药配方。就这样,药厂也建了起来,并按照时下流行的方式,合并改名为“桃源公司”。这算是一个梦想吧,越是这种年代,就越是渴望桃花源。
现在毫城已经开了几家药房,售卖的主要还是温月的成品中药和一些常用的复合中成药,至于西药,国人还没有养成使用习惯,只有去医院看病才用的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