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未灭的时候,每到粮价不稳的时候,掌舵一州的知府、都督们都会请云家商议控制粮价的事,这也是为什么云家无人参政却能在此地立足三百多年不倒的原因。
今年也是一样,会涨一些,但不会让人吃不起饭。
当北西省勉强在连续两年的旱情下保住收成的时候,周边几个省却已经闹起了饥荒,陆续有灾民跋山涉水的渡过边界线,来到了北西省。
这天温月刚和家人一起吃完早饭,管家就来找云父,说是庄子外来了不少邻省的灾民,问怎么处理?
云父还没说话,云母就道:“哎哟真是可怜,还是照往常给他们施粥吧?”
云父正要点头同意,温月插话道:“这样不好。”
大家都转头看向温月,就听她继续说:“往年只是个别特别穷的人家吃不上饭,施些粥也就罢了,但这两年大旱,报纸上都说了,邻近好几个省都欠收,今年的灾民怕是不会少,我们家的粮食虽然不少,但能供多少人吃,供多久?”
温月的庶出大姐云晚晴也忍不住出声了:“那总不能不管他们吧,我们云家往年都是有施粥的。”
温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先说了个故事:“有个富人每天早上都给一个乞丐十文钱买馒头,乞丐刚开始非常感激他,后来也就习惯了没什么感觉了,有一天富人出门忘了带钱,就没给那个乞丐,乞丐破口大骂,说他明知道自己没有那十文钱就会饿肚子却不带钱,安的是什么心,是不是想饿死他?”
大家听完都若有所思,好半晌,云父才问:“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温月道:“以工代赈。他们想吃饭可以,得用劳力来换,多做多得,少做少得,这样就算我家哪天拿不出粮了,他们至少不会怨恨我们。”
“可是,”大哥也说话了,“如果灾民真的很多的话,我们也没那么多活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