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村,一个新寡的妇人带着她刚十岁的儿子去开荒,有人笑到:“徐婶子,你家就两个人也开荒呀?”
“咋不开?我家小子已经十岁了,我身子也还能干,这次至少开两亩!加上家里原来的三亩就有五亩地了,到时候我家小子说亲也好说了!”徐婶子想着这日子就笑起来。
“是呀,五亩地够养一家四五口人了。”那人应和道。
“那也要豆子能卖出去啊,不然姑娘到你家天天吃豆菽饭,谁嫁?”另一人也说。
“是哩是哩,那豆子能榨豆油真的好啊,我家都狠心买了一斤豆油做菜,别说,那菜就和放了肉一样,好吃!”
“哎哟你家日子真是好啊,还能吃上油了,我家还是吃不起,不过我买了二两油给我媳妇点灯做绣活,她说多做点绣活,下个月卖了就可以割一回肉吃呢!”
“我那不是卖了几石豆子出去嘛,这么好的事不得做点好吃的庆祝一下?”
“应该的应该的。还是你家聪明啊,去年种了不少豆子,我那地种小麦不长,都撂荒了一块没种,可惜了。”
“谁知道今年有人收豆子呢,我也是家里劳力多,不能让他们干吃饭闲着。”
“不过咱们都种豆子,明年会不会收不了这么多?”
“哎哟,那豆油这么好,很快就有其他人也要榨油了,你别瞎操心……”
开荒的百姓不少,你一句我一句的,很快就歪楼了。
温月这边也在想这个问题,她一个榨坊怎么可能吃下那么多豆子?而且也吃不了独食,其实榨豆油并不是什么秘方,跟原来的菜籽油差不多,机子也相似,别家一打听她是先收了个油坊,没两天就开始榨油就能猜出大概。按菜籽油的方式稍微尝试就能试出来方子,最多也就没她改进过的省力,出油量小一点罢了。
她现在就是打个时间差,趁着别家还没想到来分一杯羹,先吃几个月红利回回本。一个小玉新县城也就三家小油坊,赚不了太多钱,等这一季的豆子收上来,至少要把豆油推广到邻近县城和府城,等到百姓们都习惯了用油,销量提上来时,才会有更多人进入这个市场,到时候就会全国都吃上大豆油了。
一边叫人赶做机子,一边收豆子,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八月,一个多月来,各村都陆续报上不少的开荒田,让余子阳每天都心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