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法总结了其中规律、原理!”
“在另一方世界,竟有这般高大、威武的海船,可以穿过广阔的海洋,到达另一片大陆!”
“国师说,离大秦最近的海岛上,生活着未开化的野人,没有文字,不懂仁义礼智信。如果我能造出威武的海船,带着墨家弟子去教化海岛上的野人……”
向淮的想法和皇帝嬴政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谋而合。
十天后,向淮离开咸阳,带着一箱讲义加印本、韩彦祖的亲笔信,回到巴郡。
三年前,皇帝先后焚书坑儒,震惊全国。
洛临渊看到韩彦祖信后,心中迟疑。但向淮说服了巨子。
“巨子,听我慢慢道来。国师是仙人使者,皇帝对国师十分尊敬,每日与国师传书信。仙法学院的首批墨家弟子,皇帝均授予爵位。”
“国师提供的仙法讲义,研究出来的成果皆为利国利民之物。这与我墨家的主张相一致。”
“再者,巨子请看我临摹的世界地图。大秦之外,尚有广阔的土地。有未开化的部落需要教化。”
“如果我们制造出讲义上的海船出海,教化愚民,建造理想的国家。天高海远,皇帝也管不着。”
洛临渊看到世界地图,顺着向淮的话一想,可不是吗!
虽说大秦一统天下,但偏远郡县不服皇帝,反抗的百姓很多。
大秦土地广阔,每年征召兵戍边镇压反抗。但到了海外,来回需要船只,路途遥远,通信不便。只要降服了当地部落,就是一方诸侯。
洛临渊和墨者商议后,决定到咸阳仙法学院,学习仙法。
只看讲义,没有国师解惑,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撑,自行摸索,制造出海船要到猴年马月去了。
况且,国师的仙法,肯定会传授给学院的学生。皇帝全力支持,举全国之力提供工匠、材料,速度肯定比他们自行摸索快。
正是因此,洛临渊率骨干墨者前往咸阳。
深夜,秦皇宫,嬴政将徐福的海图和世界地图相比对,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