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
姜淼淼小憩醒来。
坐在院里的大树下乘凉。
今儿大哥二哥休沐,娘亲难得没出门,在家陪他们。
一家人齐聚,很是热闹。
陆青瑶陪他们的功夫,还不忘看账目,处理江州各郡县的事务。
如今的陆氏商行早已是今非昔比。
各郡县村镇,大大小小都建了许多作坊,和青石镇如出一辙。
收笋、收竹荪,收菌菇……
建立了烘焙作坊,运不到江州城的鲜货,都烘焙成干货。
大批大批运往北方的一品居。
还在开阔的草原地带建了牧场,培育优良品种的湖羊。
京城的一品居又开了个羊肉宴的分店。
光是羊肉菜肴就有三四十种之多,蒸的、煮的、炒的、烤的……
让人眼花缭乱。
有了数以万计的羊。
随之而来的也就有了数不清的羊奶和羊毛。
鲜奶就供给各大食肆糕点铺子做乳制品,做乳酪。
羊毛就供给织布作坊和成衣铺子做羊毛毯、羊毛衣物。
姜淼淼惊奇的发现,这羊全身上下都是宝。
是个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陆氏商行扩大,人手自然也就不够了,娘亲又从桃溪村招揽了几个会识文断字,且聪慧能干,踏实上进的儿郎女娘们。
姜淼淼就发现了,最近大伙都很忙。
都身兼数职。
巧儿姐得了父母同意留在江州,跟着娘亲做事,简直成了娘亲的左膀右臂。
秀秀姨更忙。
娘亲早些时候就给她削了奴籍,还让她成了陆氏商行的东家之一。
姨姨不止要带她,还帮着一品居研制新菜式。
幸好,这也是她的兴趣所在。
菜肴虽然是秀秀姨做的,但少不了小淼淼的功劳。
特别是那道风靡江州的野生菌炖汤……
两人特地选了几种常见的,在民间耳熟能详的菌菇,与鸡肉熬制。
味道极其鲜美。
原本姜淼淼还想再加入多一些品类的菌菇,只要煮熟了就不会看见小人人。
可娘亲不许。
毕竟谁都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只好循序渐进慢慢来了。
陆青瑶和姜巧儿在书房忙碌,时不时腾出眼睛看小淼淼一眼。
看到她没离开视线,这才安心埋头处理正事。
姜淼淼觉得自己太闲了,于是做起了秀秀姨的美食评鉴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