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完回家后,秋婵拿着买来的菜像往常一样到厨房开始做中午饭。
杨父看着坐在凳子发呆的杨母,便催她,“去,你也到厨房帮忙去。”
杨母抬起头眼眶有些湿润的说,“你说儿子去哪了?”
杨父生气的回复,“死不了,这又不是第一次干这事。”
“可我就想知道他在哪里?”杨母开始又开始哭了。
杨父气鼓鼓的来了一句,“懒得理你。”
然后,他拿着手中的鱼到厨房开始与秋婵一起做起了饭菜。
秋婵听到婆婆的哭声问,“妈,这是又怎么了?
杨父淡定的说,“没事,不要管她,都是有毛病的人。”
“那个,我刚刚打了文博电话,他不听。”秋婵有些担心说着。
“这个,你也不着理,他发完神经就回来了。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总之,都不要管,吃好饭,做完事就行了。”
听公公这样说,秋婵只好乖乖闭上嘴巴,默默继续做好饭菜。
杨父对儿子文博的确很了解。果不其然,没几天,文博就回来了。
他回来后,整个人显得有些疲惫,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他没有向秋婵解释自己究竟去了哪里,而秋婵似乎也并不在意,丝毫没有询问的意思。
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膜,就像熟悉的陌生人一般,丝毫没有夫妻之间那种亲昵的爱意。
很多时候,秋婵在他眼中更像是一个照顾自己的保姆,而秋文博对秋婵也只是一种习以为常的依赖。
文博不想在村里被人指指点点,毕竟那些闲言碎语会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于是,他向秋婵提出搬到镇上居住。
秋婵心中不禁犹豫起来。在村里居住,离娘家近,平时回去看望父母十分方便,可若是搬到镇上,光是往返路程就得花上三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