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回村庆生

虽然玉儿这么说,但我还是觉得空手去不太合适,思量再三,便去布庄裁了两块儿质地柔软的布料带回去,想着给玉儿的母亲做身新衣裳。

我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正往回走。师爷瞧见我,脸上挂着笑意,打趣道:“哟,又打算给徒弟们裁几件新衣服啦?”

我笑着回应:“岳父快过生辰了,我准备回家一趟。而且,你大师兄的生辰也快到了。”

师爷一听,猛地一拍脑袋,懊恼道:“哎呀,不说我又忘了!这要是回去,他还指不定怎么挑我理呢。”

说着,他脚步匆匆,“我得出去挑点儿东西,明天回村儿可别忘了带上我。” 师爷火急火燎地出了门,准备买些像样的贺礼。

谁能想到,他路过药铺的时候,恰好碰上我的徒弟。年轻人好奇心重,三两句话就把回村的事儿从师爷嘴里套了出来。

这一下,可就像捅了马蜂窝。药铺里的伙计们一听能回村,一个个都坐不住了,纷纷跑了出来,七嘴八舌地嚷着要一起回去。

原本只订了一辆马车,这下根本不够用。大家站在街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了半天。

最后,只能留下经验丰富的老赵和细心的小高在县城接诊,维持药铺的日常运转。而我,则带着这一群人,拖家带口地踏上了回乡的路。

几个徒弟满心欢喜,都准备了礼物,大包小包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后来,马车几乎成了专门拉礼物的“货车”。

无奈之下,我们几个只能在车厢里勉强寻个位置坐下,而徒弟们则下了车,沿着车辙,跟在马车旁,一边嬉笑打闹,一边缓缓往家走。

历经颠簸,终于到了家门口。满心欢喜准备推门而入,却发现门怎么也推不开。我这才想起,爷爷大概是出门去了,并不在家。

正发愁时,师爷不知从哪个墙缝里熟练地抠出了钥匙,打开了门。一进门,师爷便熟门熟路,径直奔向厨房,说是要露一手,给大伙做顿丰盛的饭菜。

我把行李稍作安置,便匆匆往岳父家赶去。这次回乡,走得匆忙,并没有提前和岳父家通信儿。

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岳父家门前时,院子里静悄悄的,不见人影。直到玉儿上前敲门,才听到屋里传来岳母的声音。

门“吱呀”一声打开,岳母一眼就看到了玉儿,眼眶瞬间红了,一把将她紧紧抱住,双手不停地在玉儿身上上下打量,嘴里念叨着:“我的闺女,咋不说一声就回来了。”

我向岳母问安后,才知道岳父也不在家,带着家里两个调皮的小子上山去了。自从玉儿远嫁离开家,家里少了个得力帮手,打猎的事儿确实耽误了不少。

我忙问岳母:“岳父去了哪座山?我带着玉儿也上山去,正好搭把手。”玉儿一听要上山,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只欢快的小鹿,连忙跑回里屋。

不一会儿,她就换上了从前那身利落的衣裳,将鞭子熟练地缠在腰间,手中拿起弓箭,身姿飒爽,仿佛还是我第一次见到她时那个古灵精怪、俏皮淘气的丫头。

玉儿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拽着我就要往山上冲。岳母见此情景,赶忙上前阻拦,说道:“你看你这丫头,知道自己换一身合适的衣裳,怎么就没想着小易呢?”

“他身上这棉布衣裳,上山一趟,保准被树枝划得不成样子。”我低头瞧了瞧自己身上的衣服,材质轻柔,确实不适合上山劳作,不禁有些尴尬。

岳母转身走进屋里,不一会儿便拿着岳父的衣服出来了。衣服虽不是崭新的,却洗得干干净净,散发着质朴的气息。

“你要是和玉儿上山,就把这身换上,不然你这身衣服,等下山可就没法看咯。”岳母将衣服递到我手中,关切地说道。

我走进玉儿的屋子,这还是我第一次踏入她的闺房。以往虽已结婚两个月,却从未有机会进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