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搓了搓手,略显局促。
“村长,我想跟您商量点事,能进去说吗?”
村长点点头,侧身让于秋进屋。
屋内摆设简朴,一张老式木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幅毛主席的画像。
于秋在椅子上坐下,村长给他倒了杯水,“喝水,慢慢说。”
“谢谢村长。”
于秋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将信用社的情况和海鲜滞销的困境详细地跟村长解释了一遍,语气诚恳。
“村长,您见多识广,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
村长听完后,眉头紧锁。
于秋紧张地望着他,屋里一时静悄悄的,只有墙角的座钟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这样吧。”村长终于开口,“我可以尝试给你开个担保信,你明天再去信用社试试。”
于秋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谢谢村长!谢谢村长!”他激动地站起身,连连道谢。
“先别急着谢,”村长摆摆手,“能不能成还不好说呢。”
于秋点点头,他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但这样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告别村长后,于秋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去,心里思索着明天的计划。
第二天一早,于秋拿着村长开的担保信,再次来到信用社。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信用社的大门。
“我想贷款,你们……”于秋刚开口,就被一个工作人员粗暴地打断,“去去去,哪来的精神病,赶紧走!”
于秋愣住了,他不明所以地看着工作人员,“我不是精神病,我是来贷款的。”
“贷款?就你?拿什么贷?赶紧走,别在这捣乱!”
工作人员不耐烦地挥挥手,像是赶苍蝇一样。
于秋还想解释,却被工作人员一把推了出来,“砰”的一声,信用社的大门在他面前重重关上。
于秋站在信用社门口,望着紧闭的大门,心里一阵憋屈。
他知道工作人员狗眼看人低,但是想完成自己的想法,就必须厚着脸皮。
直接去信用社肯定是行不通了,于秋索性把目光放在社长身上。
接下来的几天,于秋一直守在信用社门口。
饿了就啃馒头,渴了就去路边接点凉水过来喝,困了就躺在信用社门口的台阶上打个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