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绥便在一旁宽慰道:“淮之,此次大军南下你安排的很好,不必太过忧心,相信宇文老将军定能撑到大军抵达西境。”
骠骑将军宇文昊已是古稀之年,仍然镇守在西境,身边可用之人亦是不多,这怎么不叫霍辞担心呢?
一旁的温知瑶悄悄打量了霍辞,犹豫的开口:“阿辞,当务之急是先赶路,我们早一点到,玉麟城的百姓就少一些危险。”
听到‘阿辞’,霍辞直接冷脸,没有感情道:“温知瑶,你应该唤我将军!”
温知瑶错愕的看着霍辞,可惜只有霍辞面无表情的回应,温知瑶只好低下头难过道:“好,霍将军我知道了,下次不会了。”
陆绥见气氛不对,连忙对霍辞说:“淮之,知瑶说的也没错。哎,正好你我许久没有赛马了,不如比试一番?”
霍辞知道这是陆绥给他找的台阶下,自然没有拒绝。赛马或许可以散散心,让头脑更清醒。
太子陆时砚、六皇子陆绥、镇国公世子霍辞、七公主陆涵韫、丞相之女温知瑶、太傅之女季柚宁,六人是多年同窗好友。
北陵国风俗开放,不设男女大防,女子有德亦可参加科考入朝为官。
丞相之女温知瑶赐给太子做太子妃,太傅之女季柚宁赐给陆绥做皇妃,七公主陆涵韫也与霍辞定下婚约。
温知瑶喜武,这次随军出征是丞相豁出老脸去陛下那里求来的,她本是知书达理性的贵家女,只是在霍辞面前才会谨小慎微,或许她更喜欢霍辞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霍辞、陆时砚、陆绥被誉为北陵盛京三才子,霍辞三元及第,陆时砚身为太子性格温和,手段却狠厉。
至于陆绥十四岁入朝从八品小官做起,两年时间就官至大理寺少卿,此时他也不过十七岁罢了。
陆绥生母是云皇贵妃,只不过在陆绥一岁时就失踪,这么多年也成了文宣帝的禁忌,毕竟云皇贵妃是当时的宠妃。
他从小在皇后膝下长大,同太子甚是亲近。
与其他有狼子野心的皇子不同,陆绥是真心站在陆时砚这一派的,因为是过继到皇后名下的,陆绥做不到心无芥蒂,温文儒雅和不善言辞都是陆绥的伪装,这么多年,没有人看透过他。只有无心皇位,他才能活下来。
太子一党的势力非常强大,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大多数都是支持太子的,但水至清则无鱼,总有一些人看不清局势,行着谋逆之事,这先暂且不提。
两日后,风桂山附近。
坐在马车里的云绾卿听到一些脚步声,声音很急,人数众多。看来是玄甲军,不过与云绾卿她们所走的官道不一样,所以才没有早早撞见。
两条官道在风桂山山脚下汇成一条官道。
京墨也听到了,询问道:“小姐,玄甲军从另一条官道过来了,我们要想到青阳城,要么先他们一步过去,要么晚他们一步过去。依我之见,晚上一步也未尝不可。”
云绾卿果断道:“好,我们就先在此停下,等他们过去,我们远远的跟着。”
若是先一步过去,他们恐怕会起疑。知道这个道理,云绾卿也同意了。
闻笙听到要在此等候,看样子时间不会很短,然后就往旁边的林子去了,想来是去打野味了。
那边,有探子来报。
“霍将军,我们在另一条官道发现了一辆马车,他们似乎察觉到这边有大军,就停在岔路口附近,没有前进。”探子如实讲。
霍辞听完后,当机立断:“我们需得加快前进速度,另外派人盯着那辆马车,如有情况立即来报。”
“是!”
陆绥沉思道:“想来那马车上的人应该是去青阳城的,不想得罪我们,所以才让路的。”
“不可掉以轻心!”霍辞提醒道。
确实在这种时刻不能有任何差池,否则就是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