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触景生情

一方面,她对东胡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至极。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愤怒,是对侵略者的痛恨,是对部落遭受苦难的不甘。

她想要为部落复仇,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救被围困的父母。她仿佛看到了父母那充满期待的眼神,那眼神中包含着对她的信任,对她能够拯救部落的希望。

她也看到了部落里那些因为东胡的侵略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眼中的恐惧和无助就像一把把锐利的刀,刺痛着她的心。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为他们战斗,去守护他们的生命和尊严。

然而,另一方面,她看到这战争的惨状,那满地的尸体,那被摧毁的家园,那弥漫在空中的死亡气息。她深知这种方式或许并不能真正带来和平。战争就像一个恶魔,一旦被释放,就会变得难以控制。

每一次战斗都会带来新的仇恨,新的伤亡,新的破坏。这是一个无尽的恶性循环,就像一个黑暗的旋涡,不断地将更多的生命卷入其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带着队员们冲向渡口,与东胡战斗,那必然还会有更多的伤亡。可是如果不战斗,父母怎么办?部落的尊严又该如何维护?”

乌英嘎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就像两道无法跨越的山脉。

她的手不自觉地抓紧了缰绳,手指因为用力而变得苍白。她的内心像是有两个小人在激烈地打架,一个在愤怒地呼喊着要战斗,为了家人和部落的荣誉,那声音如同雷鸣般在她的脑海中回响。

另一个却在轻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寻求一种非战争的解决方式,那声音如同涓涓细流,虽然微弱却不断地在她的心底流淌。

她看着身边那些坚定跟随她的队员们,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他们愿意跟她一起面对危险,无论前方是怎样的艰难险阻,他们都毫不犹豫地站在她的身后。他们是部落的勇士,是她的伙伴,是她可以依靠的力量。

可是,她也清楚地知道,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生活。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珍贵的。她有什么权力带着他们走向可能是死亡的战斗呢?乌英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那犹豫就像一片乌云,暂时遮住了她眼中坚定的光芒。

她的内心被这种矛盾的情绪折磨着,仿佛置身于一片火海之中,找不到出路。她想起部落曾经的繁荣景象,那是一幅美好的画卷。那时候,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死亡的恐惧。百姓们安居乐业,农田里长满了丰收的作物,牧场里牛羊成群。

孩子们在草原上欢笑玩耍,老人们坐在帐篷前讲述着古老的故事。那是一种宁静而祥和的生活,是她心中最美好的回忆。“难道就不能再回到那样的日子吗?”她在心中渴望着,那渴望如同在黑暗中闪烁的微弱烛光。

可是,眼前的现实却如此残酷。东胡的威胁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她的心头。父母还处于危险之中,他们的安危就像一把悬在她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乌英嘎在马背上微微摇晃了一下,她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悬崖边缘,一步走错,就可能万劫不复。她知道,这个抉择关系到部落的未来,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死。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选择,更是关乎整个部落命运的重大决定。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她闭上眼睛,想要屏蔽掉周围的一切,只专注于自己的内心。然而,脑海中的思绪却依旧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我该怎么办?是选择战争,用鲜血去换取胜利?

还是尝试寻找一种非战争的方式,去化解部落间的仇恨呢?”乌英嘎在心中不断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如同一个沉重的枷锁,紧紧地束缚着她的灵魂。

她知道,无论她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选择战争,她必须面对更多的伤亡,更多的破坏,而且她也不能确定最终是否能够取得胜利。即使胜利了,部落之间的仇恨是否会因此而加深,从而引发更多的战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