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进城(玉寒独自进城上夜大和起步去挣钱自己半工半读)

杨玉寒和母亲刘淑兰俩人忙完了今年过年秋收玉米地,期间她在夏季的几天,除了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她骑上自行车去距离不太远的地方走村串街的卖冰棍挣钱。

收完玉米地打了粮食,就用自家的红马车拉上几袋玉米颗粒,刘淑兰驾驶马车跟在,杨志杨冲二人,各自驾赶的自家的新买的两驾白马装满粮食大麻袋的后面,一同到八里地的团顶山乡粮食局交每年的公粮。

农民交公粮就是每年农民承包地的义务税收,到了后世上面免除这一项目。

交公粮排队粮食车的主人,还要打发监测人员小鬼,手拿一根细长一头尖尖的银白色铁探子,才能过关粮食质量,卸掉粮食开了收票,赶车回家。

反观,有的交粮食马牛车粮食质量好也得跑上几个来,才能完成通过。

次年,杨玉寒帮母亲种完春季的黄豆地,没有再种玉米地,黄豆地等秋收时省事简单。

就是需要将割下来的一大堆放在院子外,院场内的黄豆堆铺平用马拉着打铁滚子,来回在铺平的一根根饱满的枯草的黄豆颗茎叶碾压等等。

春季播完黄豆种子,玉寒收拾一下行李,独自出发于七媒市的三江美术学校。

玉寒起初要带上刘淑兰,刘淑兰开始也答应了,她答应怕是玉寒一个快二十岁的小姑娘初次出远门,她不放心。

玉寒经过再次的劝阻,等她先在外地的夜大学校安顿下来,在过来接她,到时候把这头家里的事处理好了,就再也不回来了,除非过来看看自家的土地和在大院的房子。

还有她会照顾好自己的,她不是二十几岁的小女孩,已经是三十几岁的大女孩。当然这句话她是在自己的心里说的话。

不管怎么样,刘淑兰去了都不是时候,第一次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地方住,总不能让老妈和自己同住在夜大学校的宿舍里,自己可以,宿舍还有其他学生。

这样一讲刘淑兰也就听话了,玉寒走了第一天,她心里空落落的,这个秋天还得她一个人收玉米。玉寒说等秋收可以跟学校请几天假回家收割。

玉寒几天前在父亲走时留下的小收音机里面听到的招生广告,她记了下来,她的画画爱好也是她前世的唯一所爱,她前世做了一名妇科医生,也是其父母所愿,去完成她母亲没有完成的理想。

重生后既要完成原主自身任务,更要完成自己的前世理想。

玉寒在团顶山乡街西小客运站坐了三个多小时的大巴车,到了七媒市终点站下车,拿上大行李,走了五分钟又乘坐八路公交车,开了有十分钟,到了七煤市中心,夜大学校的大门的左侧公交站点,大巴车停车下车。

学校四层高的教学楼,雪白色的石灰外墙。

夜大院外长着叶子泛黄色有些枯萎的两排高大的白杨树干!和红砖围墙壁上写着几个大红字的,”农业学大寨!”

她很是兴奋了的看着,她的目标终于在眼前了!

她要完成画画,也要完成英文翻译的前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