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如人饿要吃饭,生存选择,也是宝钗的悲剧。
贾芸坚信,若有前途无量,比宝玉好的男子,宝钗定不会选宝玉。
毕竟能辅国之人,也绝非等闲之辈或者平民,求优秀之人,求年轻貌美并无罪过。
来到薛家这两次,贾芸也并不是自愿,但那天平儿说薛家多次来请,再者今后他想做生意,有些时候还能用到薛家一二。
因而他也细细分析过薛家。
“太太,姑娘,不好啦。”管事的在外面喊,见到贾芸在时,随即打了个千儿,看向薛姨妈。
薛姨妈见此,便笑着和贾芸说了几句,出去和管事说了几句,面皮白净的脸上便出现了焦急。
言语间似乎是生意出了事,宝钗连忙起身,见贾芸望过来,客气的点头退了出去,走到薛姨妈身边问候。
而薛蟠笑嘻嘻的喝酒。
贾芸摇了摇头。
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卖买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薛家给皇室采购,在大景各地都有买卖,相当于连锁店。
红楼书中写了薛家的各大店铺经营情况。这些店应该是卖布匹、服装与鞋袜、胭脂水粉、字画、古董、家具、生鲜,当铺这类。
果不其然,只听那管事道:“两船药材被太湖的水匪劫了,南边的生鲜这几日因水灾,也已经腐烂发臭,就连贡果也出了问题。”
薛姨妈哭天抹泪,对着宝钗唉声叹气的,似乎是无助的很,倒是薛蟠趴在桌上。
贾芸没有去问,他不热心,且薛家出了这档子祸事,还有其他几房商议对策。
总不可能他去问了,帮忙找水匪要东西,把腐烂的水果变新鲜吧,想起第一次薛姨妈不掩饰的轻蔑,贾芸便不觉得同情。
这几日天降大雨不停,松江府,湖州府等地竟然发大水,许多商船不同程度都受了灾。
宝钗此刻进来,看了眼穿着蓝色绸缎衫,侧坐着,胳膊搭在桌子上的薛蟠后,轻推道:“哥哥~”
“干什么。”薛蟠站起来。
宝钗咬咬牙,也顾不得外人在这里了,只道:“商船出了些祸事,妈让你去后堂。”
贾芸见状,起身道:“既然,府里有事,便不叨扰了。”
宝钗脸上有忧色,伸手过去扶着薛蟠,道:“改日再请贾将军,今日便不留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