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两侧是半拇指高的草坪,秋风吹过高耸的屋檐角,平添了几分古朴气息。
从迎客道看去,透过修剪得当的竹林和亭台,就能看到后面精致典雅的小楼。
白墙黛瓦掩于竹林间,别有一番风味。
慢慢随着嬷嬷进入,大院落出现在眼前。
戚通海左右赏景。
贾芸目不斜视跟在身后。
嬷嬷放下茶盏,道:“贾公子不必客气,老爷马上就来。”嬷嬷笑容和蔼。
戚通海道了谢,坐下饮茶。
“听闻贾公子年轻有才,创得鸳鸯阵,说来还觉得不信,毕竟贾族有才之人我都听过,但现来一看,竟然真是少年郎,还是个仪表非凡的。”
林如海进门,一开口就是笑着赞不绝口,他刚才在窗外打量过,见其不卑不亢,淡定不乱。
又听闻少年侠心,收敛城外百姓尸体,更让他顿生好感。
“林御史。”贾芸点头道。
林如海捧起茶,说道:“贾公子坐下喝茶,饭菜马上好,一路辛苦。”
贾芸道了谢,重又落座,倒也没有显出什么惊讶与高兴,毕竟只是普通会客吃饭,又不是讨好上司。
戚通海看了眼贾芸,这小子还真是执拗,不该多热情几句吗?
看着一身略微有些血迹的青袍,却气质沉静的少年,林如海问道:“你是宁荣府那一支,住哪里?”
贾芸看向林如海:“本是荣国府旁支,我娘是西廊下五嫂子,今已经自立门户。”
林如海点点头:“有志气。”
茶室内,林如海和戚通海说着话。
请两人落座,林如海笑着说:“扬州遭倭寇之扰,大营伙食不够味,就略备薄酒,希望林某不要让贾公子觉得唐突才是。”
“没有,芸谢林御史款待,还来不及呢。”贾芸笑着以礼相回。
林如海看着贾芸,惊讶道:“不曾想贾公子年纪轻轻,便能想出鸳鸯阵,实在是令林某吃惊。”
贾芸脱贾族之事,林如海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