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笑眯眯的看着他道:“张齐贤。”
“张齐贤?”周晨的脑子开始快速转悠,突然想到一个后市闻名的故事。
大概是讲,一天张家举行家宴,一个仆人偷了若干件银器藏在怀里,张齐贤在门帘后看见却不过问。后来,张齐贤多次任宰相,他家的仆人很多也做了官,只有那位仆人依然没有官职俸禄。
有一天这个奴仆趁空闲时间跪在张齐贤面前说:“我侍候您时间最长,在我后边来的其他的门客奴仆都已经封官了,您为什么唯独遗忘了我呢?”于是哭泣不停。
张齐贤同情地对他说:“我本来不想说,但不说又担心你会怨恨我。你还记得在江南时,你偷盗很多银器的事吗?我将这件事藏在心中近三十年没有告诉过别人,你也应该知道这件事。
我现在位居宰相,任免官员,激励贤良,斥退贪官污吏,怎能推荐一个小偷做官呢?看在你侍候了我很长时间,现在给你三十万铜钱,你离开我这儿,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安家吧。因为我既然揭发出你过去的事,你大概会有愧于我,不能够再留下来了。”仆人十分震惊,哭着拜别而去的这么一个故事。
周晨当时读完后,觉得这故事说明了三件事。
第一,张齐贤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他能记得一个人的错状三十年而不忘记。偏偏又惩罚这人三十年。
第二、张齐贤是一个极其重视个人道德问题的官员。
第三、张齐贤也是一个懂得尺度的人,当他揭穿奴仆的往日错状后,并没有继续留他在身边,而是给了一大笔钱叫那人自谋出路。个中尺度,个中拿捏,妙到毫端。
他忽然想起后,马上起身便拜:“原来是张大人,属下实在是多有冒犯,请大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