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乡下是真真没有事情要干,丰胜大队富裕这一点不是说白话,靠山靠水的,根本不用担心春种秋收的时候缺水灌溉农田。
挖的水渠也不用知青和队员们在冬天顶风冒雪的清理,冻得手脚冰凉都是冻疮。
比一些缺水的地方好多了。
云舒还记得她穿越之前曾经看过一部年代剧,那里面的两个女主就被安排到了一个并不富裕的地方。姓牛的女主跟她出身差不多,特权阶级体现的更加明显,都不用竞争,就直接被安排成了生产队的播音员。
另一个女主姓赵,那就堪称牛姓女主的对照组了,无根无基的边缘人物,先是因为牛的爸爸不愿意自己女儿下乡,就从中安排找人顶替,赵就成了那个倒霉鬼,赵不甘心就这样接受不公的命运反抗了一下,反而气死了自己的的母亲。
然后下乡之后,牛因为有一个好爸爸而得到了种种优待,不累的工作、男主的倾慕、大队长的讨好关照,没干什么活却一个好处都没落下。
反观赵,一路摸爬滚打的努力向上,却想要回城还得被大队长欺负没了清白。
然后就是我抢你老公,我嫁给你哥哥,你嫁给我哥哥,我女儿是你继女,我跟你哥哥结婚之后我女儿还得叫你一声姑姑;你儿子是我亲侄子,往前算还得叫我一声后妈,然后两个小的还在一起了。
如此狗血且累人的剧情,最后关系乱到孩子都不知道叫谁爸妈了!关键是这部剧竟然成了狗血大团圆结局,当初差点没把云舒给怄吐血了。
但不管怎么说,那部剧对于云舒来说记忆犹新,其中男女主经历的一些事情,云舒印象也很深刻,其中就有大雨天还得下河道清淤泥这一段。
这样一对比,云舒觉得她穿的果然不是正规年代文,自己有空间、有系统,有钱有背景,活的比现代都自在,哪有一点下乡知青的样子?
……
躺在炕上暖烘烘被窝里的云舒翻了个身,从空间里掏出了小别墅里的平板,戴上耳机,打开视频软件,找到那部电视剧,云舒心满意足的看了起来。
不过也就是三分钟热度,这种剧云舒被荼毒一遍之后就看不进去第二遍了,赖床赖到了大中午,云舒艰难的从被窝里面爬了起来,去给自己做点吃的。
前两天简易烤炉做出来之后,除了云舒给谢以珵做的蛋糕之外,静舒几人还用它试验了好多新东西。
面包、炉果、桃酥、烤地瓜、烤鸡蛋,甚至还拿它来烤串!
以至于现在几个人的屋里多了好多桃酥炉果和暄软的面包,好在天凉了,也放不坏,平日里也能拿来当零嘴吃。
不过败家的几人还是把手里的鸡蛋和白面还有白砂糖都给祸害没了,大队长听他们这帮小年轻这么‘糟践粮食’,说啥也不卖细粮给他们了,没办法,几人只能想着过几天去县城里买一些。
其实云舒也知道大队长这么做不是真的像他嘴里说的那样,而是因为云舒几人的做法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实在是又费油又费糖的,寻常人家连白面馒头都不舍得多吃,他们这么弄不是招人恨吗?
而且丰富大队还遭了灾,这个时候就是恨人有恨我无的,你小打小闹没毛病,但要是一直这么干,再有那心眼小的把这事儿传扬出去,把丰富大队那一群缺粮食只能缩衣减食的人给气出个好歹来,那这事儿就大了。
于是几个人背地里合计了一下,那个刚做出来的烤炉也就这么闲置了,只偶尔拿来烤些土豆地瓜。
……
从置物架上的笸箩里拿了一块桃酥叼着,这是云舒和静舒两人自己做的,甜味偏淡,云舒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