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怪不得不种地呢?偷来东西,的确是省事,可是这偷东西总有被抓的一天,难道他们就不怕吗?“茅丘青的担忧不无道理,按照大明律,凡盗窃者,轻则杖一百,流放三千里,重则杖一百,徒三年,稍有不慎就有牢狱之灾。
南伯万见师妹不明所以,于是便一语道出其中的蹊跷所在。”师妹,其实一个窃贼被抓住了,是可以略施惩戒的,可是整个村子成百上千人,那就没办法去对付了,法不责众就是这个道理,当地的县令也不敢一口气把整个村的人都抓了,万一激起民变,到时候掉脑袋的可能就是那县太爷。“
茅丘青听完点了点头,觉得师哥说的有些道理。
”有句话说的好,万事万物最怕成势,一旦形成了气候,那就容易尾大不掉,就是官府也不敢轻易触动,更何况这贼村里的人,上上下下不免用盗窃而来的横财打点,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段,官府里的县令衙役,哪个没吃过贼村村民的孝敬,自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强抢,不杀人越货,官府也就息事宁人了。“
”至于你刚刚说,万一被人抓住了怎么办?其实很好办,如果抓人去见官,那贼村的族长便会花钱找县令去捞人,无非是破财而已,但是如果有人想要动用私刑,那这村里上上下下成百上千人就会把那家人的宅子围了,到时候他就会损失更多,所以即便是被贼村的人偷了,那些大财主也会选择息事宁人,不敢声张。“
茅丘青听完,这才明白这个村子不简单,不过也的确是这样,任何势力,一旦成了气候,有了自己的利益链,那就是上下其手,铁板一块,谁也拿他们没办法,只能自认倒霉。
不过南伯万却显得很焦虑,那钱袋子被偷了也就算了,可这封书信手令他必须亲自交到蜂吉村附近的猎户手上,要不然真的会耽误了师伯的大事。
可是,这空荡荡的村巷里,连只狗都见不到,更别提人了,他就是有心花钱去买回来,也找不到人啊!
就在这时,茅丘青突然激动的指着远处的一处房屋,激动的对着师哥说的:”你看师哥,那房子里的灯火亮了,有人点灯火,那里肯定有人住,我们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