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叶云借着于谦这位直臣压一压霍去病身上的骄横之气,也算是让于谦当了坏人。
按照以往,叶云是绝对不会去做这些弯弯绕的事情的。
这不是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渐渐地分发现很多时候事情不能这么去办。
甚至说,叶云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居然慢慢的朝着一名合格的封建帝王、合格的掌权者转变。
当然,依照他的性格,若真发现了自己的变化,肯定会发出这么一个疑问。
这到底是变成熟了,算是一种进步呢?
还是说自己失去原本的性格,变得圆滑世故,懂得人情冷暖,应该算成悲哀呢?
闲话少说,自术赤渡河西征,胡乱突突当地土着,让西南膏腴之地变成了赤地千里,天然的招惹一大部分的敌人。
不只是百姓,或者说,不只是贫民百姓,还有当地读书人、商人、地主。
在这个时代,这个生产力的条件下,能够脱产养出一个读书人并不容易。
或者说,这个年代能识字,读过书的,家境必然不同。
还有商人,以及地主。
这些人都是剥削阶级。
现在术赤过来,带着手下部族圈地跑马,抢夺土地可不只是抢农民的,还有地主。
那人家地主平日里娇生惯养,把人家土地抢了,叫人家去当奴隶,人家怎么可能愿意?
这可不是胡说。
草原部落其实是一个奴隶制社会。
他们那里是有奴隶的,这些人本质上是奴隶主阶级。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部族入关之后,必然面临着两个问题。
要么被地主阶级同化,转化成为地主阶级的一员,要么灭亡。
除了土地,这些人入关之后还抢夺财宝。
那商人可就遭老罪咯。
资本家不是东西,地主也不是东西。
但是术赤能把资本家、地主逼得和工农联合,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种本事。
而根据战前会议讨论出来的统一战线原则,这些地主、商人、神婆巫汉都是可以团结的势力。
顺势而为,叶云马上便想出政治协商这么一个东西。
于是仿照政治协商结合汉朝中外朝制度,重新设立一个名为外廷的机构,选一些乡绅进去,参政议政。
当然,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央的人事调动。
这也是于谦来这里的最大原因。
要知道,叶云入城的时候,长歌城被术赤带人放了一把大火焚城,不少人都逃难去了,兵荒马乱的,谁会有那个胆子冒着丢命的危险去看一看叶云长什么样子?
过了这么多天,许多百姓自然回城,岳家军又是个人民子弟兵,帮着百姓做一些重建工作。
虽然城池依旧有些破败,到底好上不少。
许多百姓纷纷赶往长歌城,不少西南大户、地主、富商,也都往长歌城跑。
这也不全是为了避一避蒙古的屠戮。
更多的还是要来探一探叶云这里的口风。
一瞬间,不止百姓对这位岳家军的最高领袖,号称仁王的传奇人物拉满期待感,连这些个中上层阶级也想见一见叶云。
期待随着日子增长,叶云与诸葛丞相商议了一个重大的日子,准备粉墨登场。
也就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