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爷...知道我要来?”忽必烈在门前喃喃细语,而后转过身去,望着眼前的雨景默不作声。
第二天,工部便接到了教令,乃是专门在城中心寻一处空地立一块超大号的青铜碑。
这并不算是什么难事,空地不必多说,派兵过去强拆房屋,在城市中心清理出来一大块空地就完了。
而青铜碑也容易得很,因为这块青铜碑不需要什么浮雕,只是要一块够大够显眼的大柱子就好。
然后礼部就接到了个命令,要举办一个大型的祭祀仪式,并且早早地选了日子昭告土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些土人听闻要纪念死者,心里虽然因为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是不是把他们骗过去再屠一遍感到不安。
但也有些雀跃在里面,万一是真的呢?
根据讲解官员说,这是发下来的教令举办这个活动,不是什么其他人的命令。
教令就说明是忽必烈发出来的。
而这些人是信服忽必烈的。
可以说,那些残暴的骑兵砸了他们的饭碗,是忽必烈给了他们一口饭吃。
干啥都少不了凑热闹的人,仪式一旦开始,热闹还能少得了?
于是在祭祀大礼开始的时候,周围聚集了非常多的百姓。
大多百姓都是来亲眼见一见忽必烈的。
不少人都认为忽必烈是仁王转世,是下来救苦救难带领他们赶走邪神开创万世太平的。
毕竟在察合台这些等动不动就屠城的魔怔人中,忽必烈显得太显眼了。
时日流转,预定的良辰吉日已到。
这日一早,忽必烈就去拜见了成吉思汗,果不其然没有见到。
忽必烈在门前行了大礼,并送了一支新买的冰糖苹果进去,便转身大步而去。
不知是不是错觉,在他转身离去的瞬间,好像门内传来深沉的叹息声,但是这叹气声反而让忽必烈提上几分速度,离开了皇宫,径直朝着会场而去。
那些刚刚被挑选出来,上任不久的土着官员自然不必多说,还有术赤、察合台以及一些万户都来到了现场。
这里要专门说明一点,再次补充一下成吉思汗的千户制度、金的猛安谋克制度、清的八旗制度都有这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些千户、猛安谋克、八旗大多是各种权责合一的超级集权性质的职位。
比如千户,这一个职位就兼着军衔、爵位、行政官员等多重身份。
这些人往往都是世袭继承,有着自己的私人军队,或者说私人家丁、私人侍卫,总归是有着私人武装的。
同时还因为军政合一,在封地上享有税收、司法、行政等等权力。
这样行政效率确实高,各个部门不会相互扯皮推诿,因为就一个部门,能办就能办,不能就不能,找不到其他人。
同时带来的危害也是极大的,因为做什么事情都要通过这个人或者这个部门来办。
一旦有人腐化或者部门腐化,对于整个国家造成的危害不是那点行政效率能比的。
但是由于游牧民族堪称部落一般的社会制度,突然接受封建社会如此精密的国家机器,根本操作不过来,只能去繁就简。
然后慢慢学习如何操作这么一个精密的国家机器。
用国家机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运作方式是十分精妙的。
稍微比喻一下就能懂了。
部落社会运行方式的一台简陋的机器,封建社会运行方式是一台较之精密的机器。
操纵简陋机器的人忽然有一天抢了一台精密仪器过来,没有相关经验根本不熟悉操作方法。
两套机器的操作方法根本不一样,精密机器的操作方法更为繁杂,只能慢慢学习。
如果他是慢慢地发展、慢慢地改造自己的机器,让机器变得精密,自己上手改出来的那自然得心应手。
突然抢过来的难免有些不适应。
除了到场的这些权贵,还来了一些巫师萨满。
这些巫师、萨满都是这个世界自发形成的宗教信仰,这也正常。
翻开历史课本,往往是越动荡的时代,宗教越是盛行。
人们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宗教上。
想想也是,现实生活有盼头哪里会去求神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