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人,有的抱着幻想,如果他们放弃了财产,选择逃跑,那么剩下的人,便拥有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光是房屋和各种家具,老物件,就是一笔非常不错的财富。因为洛阳纸贵,文人墨客都在这里守着天子臭脚,房子依旧是有价无市的存在。
这些人并不是天真,而是他们知道,洛阳城经历的风霜洗礼与各种灾难,只会让洛阳更加辉煌。
王允双目闪着光,一种希望的光,其中也夹杂着泪水。
他就这样站直了身体,沉默。用自己炙热的目光,看着面前这些人。也许这个时候沉默更能让人震奋。
良久,他才缓缓动情的说道:“乡亲们,黑山军和黄巾军,还有牛脯的西凉大军即将杀到,也许今天就是我与各位最后一次见面。黑山军的军队,我不知道诸位听说过没有,他们烧杀抢略,无所无为,丧尽天良,形同野兽。我希望大家都筹出足够的粮食,因为成廉和侯成两位将军,愿作洛阳城的守军。只是没有粮,他们的军队就会饿肚子。我肯请各位把家里的余粮拿出来,渡过这个难关,就是救你们自己,救下洛阳城的百姓”。
百姓面对迁都放弃洛阳这件事,也是众说纷云,但他们知道兵祸意味着什么。迁都放弃的东西,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还可以在挣回来,如果洛阳城破,活下来都是命大。
立即就有人小声说道:“给了粮。成廉和侯成就会留下来,保卫洛阳城”?
还有人说:“谁来不是交粮交税……”。
在各种声音中,这次会面结束了,看着筹上来的粮食,王允愤怒不以。因为连五千石的整数都没有筹上。
王允一边拍着桌子,一边痛心疾首。他想像不到,这些人只懂得小家,不懂大家的道理。国家马上都要沦为废土,何以有小家的立足。
王允止不住的颤抖,因为他正在下一个决定,一个足以让他毁掉一世英名的决定。并且这个决定并不一定会向好的结果走,但也是他此时必须下的决定。
向百姓征粮,“一人一石米,保洛阳城,救国危”。
王允自然知道这样的决定意味着什么,甚至他可以看到老百姓为了粮食,咒骂不止的画面,各种惨绝人寰的情景。
一人一石,本就不是富裕的灾年,足可以说要了老百姓半条性命。
老百姓到底作错了什么,需要承受这样的苦难。
这样的命令,平日里维护洛阳城治安的兵卒,便成了抢夺百姓的魔鬼,就算老百姓咒天怨地,洒热血,也无法改变自己最后生存之本被平日里保护他们的兵卒抢走。
洛阳城的抢粮运动终于结束了,可以想像这些兵卒是如何在老百姓手中抢下他们最后的活命粮。整整一万五千石粮食,交到了成廉和侯成俩位将军手上。
事情的结果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两位将军拿了粮,还是趁着夜色逃走了。
成廉和侯成并不傻,他们知道刘辩是皇帝,皇帝都不要的都城还有守的必要吗?皇帝下旨迁都,但必须有人守着这汉世最后的脸面,就算要弃洛阳,也只能给黑山联军一个战火纷飞,被血染红的洛阳。
战场上最多的尸首将是自己的士兵,让人看的惊心动魄,胆战心惊。如果城破而逃,他们便是丧家之犬,积攒的兵士又有几层能存活。
皇帝选择弃城,说明没有援军。成廉和侯成都是战场上撕杀过的将军,自然知道守城的后果是什么,士兵也是自己一点点培养,还有很多是自己同族兄弟。他们用巨大的粮食数字,吓退王允,为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逃跑借口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