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相守人间(二)

逆战天宫城 篱年 2650 字 11天前

于是刘安起早做饭,每日织布到深夜,只有焦家郎回来的时候,刘安才可以得一会儿闲。

焦郎:“母亲是不是在为难你,我看你日渐消瘦。”

刘安:“婆婆没有为难我,是我之前学的少,我要做一个合格的儿媳妇,现在多学点,以后顺手就好了,相公只管安心读书,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焦家郎看着自己的妻子这般的贤惠,心中不免有些心疼,他知道自己的母亲不好相处,焦家郎看到刘安手中大小的伤口知道她吃了不少苦。

但焦家郎知道如果自己一味的替妻子说话,凭焦母的脾气她会更针对刘安,于是焦家郎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中科举,这样母亲满意了就不会那般针对刘安。焦郎觉得他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让刘安过的安逸,于是焦家郎在书院拼命读书,即便是蜡烛燃尽了他也借着月光,继续学习。

正当刘安默默忍受一切希望丈夫早日高中,回到自己身边的时候,焦母却以焦郎没有人照顾为由,往焦家郎的书房里塞进去一个貌美的仕女,照顾焦家郎的起居,新媳刚进门一年婆婆的这种做派真让人不耻。

此时的焦家郎彻底的愤怒了,他不知道一向重礼数的母亲为什么突然变成这般,蛮不讲理处处让新媳妇难堪,焦家郎愤怒的对焦母说到,如果母亲在这般胡闹下去我就不参加科考了,一辈子做个白丁。

焦母很少看到焦家郎生气,因为他一直是个孝顺温和的,焦母怕焦家郎真的放弃科考,就软言细语的说到,焦郎是误会母亲了,我就是怕你读书辛苦没个知冷知热的人照顾,新媳刚进门也不好让她太操劳,如果你不想外人进你书房,我把这个丫鬟送走便是了,不要因为这等小事生气,为娘是替你着想的。

焦母既然把仕女送走焦家郎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后来焦家郎再也不听母亲的劝阻,每日读完书便回到房中同妻子一起睡去。夫妻共眠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焦母看到新媳这般针对自己,便对左邻右舍说,刘家女没有节操整日纠缠丈夫,害的焦家郎无心科考。

刘安听到焦母这样的话心中恼羞不已,但又没有办法阻止焦母的行为,心中只希望焦家郎早日考中,有机会到别处谋事好远离焦母。

没日没夜的苦熬科考的日子终于到了,刘氏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前程,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苦楚说给焦家郎听,而今天刘氏总算是熬出头了。所有的一切似乎比想象的还要顺利,焦家郎榜上有名而且还被推选到外省做官,而焦家郎不顾焦母的反对一定要把刘氏一起带去。

马车里刘氏的笑容甜到了心里,她终于可以摆脱焦母那如恶魔般的存在了,所有的忍耐都是值得的,她安静的依偎在丈夫的怀里,幻想着美好的未来。

独留在家中的焦母以泪洗面,左邻右舍的亲朋过来劝导焦母,您的儿子中了皇榜将来您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您儿子现在到外省做官怕您跟随辛劳,等焦郎官做大了定会来接您享福的,所有人的都羡慕焦母但唯独她听不进去。

焦母想起小时候焦郎糯糯的对自己喊娘亲要抱抱,从前的焦郎对自己说的话言听计从,每当焦母感到落寞伤心的时候只要看到焦郎的身影,所有烦恼便都会烟消云散,焦郎是焦母的全部。

但如今焦郎做了官就带着妻子远去了,而留给自己的却是一片空宅子,以前的焦郎处处以母亲为尊,如今有了刘氏焦郎便再也不是从前的焦郎了。

焦母出生在一个商贾之家,她嫁进焦家的时候是带着十里红妆的,但奈何焦母生性粗鄙焦父始终对她爱不起来,在焦母嫁进来不到三年焦父就纳了一个妾。

但不知为何在焦家妾怀孕四个月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伙劫匪生生把焦父和焦家妾给杀了,而这个消息传到焦家的时候,焦母并没有多悲伤,而是冷静的处理了焦父的丧失,而焦家妾则被焦母丢到了乱葬岗。

刘氏在外省与丈夫过了一段无比快乐的时光,但焦母并不是一个认命的人,有一日焦家郎收到一封焦母的信,信中说到焦母病重但焦郎毕竟是朝廷的官不好擅自离开,所以希望刘氏回到家中打理家中事物。

焦家郎还是很担心自己的母亲,他向妻子刘氏投去了求助的目光,刘氏心中有种微微的不安,但婆母病重自己本该去照顾,所以她安慰丈夫自己一定能把婆母照顾好。

第二日一早两个人不舍得分离,刘氏心中不知为何有种莫名的悲伤,但她为了让丈夫安心依旧笑脸相别。

回到焦府的刘氏看到家中境况,知道这又是焦母的计量,因为焦母精神抖擞的坐在厅堂里一点病色也没有,焦母对刘氏说你照顾婆母是理所应当的事,这么一个大宅院没有人打理可不行,我这把老骨头也应该享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