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这般情景其实也不难想,这个地方十几年都没有官吏来此任职,大家也就习惯了。官差每年按时来收取关税,就算哪家有事他们也不管,只管收钱,所以县丞里有什么事情,都是找当地有名望的长老来主持公道。
虽然说这里是个县城但是因为当地的居民比较少,所以看上去也就是个小村镇。古烨了解到当地的生活状态后,不仅有些感叹,生而不易啊!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活的都不如山上的走兽,古烨心里细细的盘想着,怎么样才能让这些民众活的好一些!
西疆的问题对于古烨来说,并不是什么克服不了的问题,不至于让他寝室难安,而让古烨无法释怀的是尤安,她失去了孩子伤了身体,而现在也没有得到,尤安任何一封亲自写的书信。尤安肯定是很伤心,她是不是在怨恨自己,是不是后悔嫁给了自己,尤安失去的再也不能补救了,古烨在一次觉得自己的无能为力。
古烨每几天便往京都送信,而今日古烨终于是收到了尤安的回信,古烨对尤安回信说:“吾已有你,夫复何求,你我如没有此命,夫君就此任命,为生此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
尤安看到古烨亲手写的这些书信,哭的很伤心,她知道古烨不会责怪他,但是古烨这样她更难过,最终尤安终究是放下了自己的伤心给古烨去了书信。
后来尤安欲去西疆但却被古烨制止,西疆环境险恶不宜在此过活,自己满任三年就可回京都。后来尤安给古烨送了一个小妾,但被古烨原封不动的送回了京都。
大半年过去了,古烨还是住在衙门旁的,一个小茅草屋里办公,因为没钱修房子,朝廷不给拨款。而当地的民众多对官员恨之入骨,所以也不愿意出把力气过来帮忙,后来古烨想反正衙门也用不上,就这样凑合着吧。
天气好的时候,古烨在门后支上棚子,教当地的孩童写字读书,笔和纸的成本太高了,用不起,古烨就用石头在木板上写字,让孩子们在地上写,一个字一个字的教。每个孩子他都会亲笔指导,就这样渐渐的人们觉得这个朝廷官员,跟其他的官员是不一样的。
古烨用自己的俸禄,从北疆的农户里买了些马,古烨在北疆民众的心里有着较高的地位,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的马送给古烨,但是古烨知道这些都是老百姓用来养家糊口的,怎么可以白拿。
古烨让自己的随从一批一批的从北疆上把马牵到西疆,在让当地的民众利用马来做运输,把当地的蚕丝和药材运出去卖,而古烨却从中分毫不收,只要是有需求就只管到古烨那里借马,而且还会派两个身手不错的下属护送。
西疆地域奇特货物运输不是靠马就得走水路,但是水路多瀑布,运送大量的货物还是马更方便一些。
渐渐的大家觉得这个新来的县太爷,是真的为当地的民众着想,甚至上面的官员每次来收取税款的时候,古烨都是亲自督查,不让这些人多收取老百姓的一分一毫。而这些官员们也都听说了,古烨是个铁面无私的连大司马的儿子都敢打的人,所以面对着这样的县太爷也不敢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