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为何在看《论语》一书?这等书以先生的能力应该早就倒背如流了吧。”

沮授愣了愣,见江哲丝毫不生气,也便顺着对方的话头继续说道。

“虽是熟记,但这等先贤之作,每次读来都有些不一样的感受。有一问题,想问将军,可否赐教。”

“先生请讲。”

“你说这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呢?”

额,江哲愕然,这个问题《三字经》不是说得很明了嘛,但转念一想,对方这种智者肯定不是要的这个答案,只能沉吟了一番,回道。

“我认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是没有定论之事,但一个人未来的善恶却可以由他的成长环境所决定。”

“那么四世三公的袁绍他的成长环境又是善是恶呢?”

唔,江哲没想到问题竟然会转到已经死去的袁绍身上,料想这其中应该是有什么重大联系,回答得更加谨慎。

“袁绍的成长环境自然是非常优渥的,但这也造成了他不在乎升斗小民的性格,他的成长环境导致他认为豪门贵族才是他势力统治的基础,这才是他轻易被我所灭的原因。”

“普通人有这么重要吗?”沮授喃喃自语,可能在他这位东汉末年智者的眼中,当时士族第一的观念还在深深地影响着他。

“沮授先生此言差矣,后世有这么一句流传甚为广泛的话,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样啊,这才是袁本初被这么多人憎恨痛骂的原因吧。”沮授惆怅地说道。

“我原因为邺城的百姓在袁公的治理下不说是衣食无忧,也能说得上是民心安定了,没想到将军的公审大会,才让我看到了邺城百姓竟然对我们是有这么多的不满了,也难怪将军能够轻易攻陷邺城了。”

看对方如此消沉,江哲劝解道。

“先生不必如此,至少当时没有一个人出来说先生的不是,也说明了先生平日里的所作所为还是被百姓们看在眼里的。”

“一人之力又能如何呢。”

“额,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