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恨徐啸的不是别人,就是明末最后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
原先对徐啸还有所好感的魏忠贤,之所以现在记恨上了徐啸,就是因为徐啸那天去刑场企图阻止对熊廷弼行刑的事。
这件事,魏忠贤的手下汇报给了魏忠贤,一向敏感的魏忠贤便认为徐啸这是在和自己为敌。
他想熊廷弼被斩首,徐啸却去刑场阻止,不是为敌是什么?
魏忠贤甚至把孙承宗那天去见皇上,为熊廷弼说情的事都算在了徐啸的头上,认为这也是他为孙承宗出的主意。
而此时的帝师孙承宗,此刻却忙得不行,他正在为他新收的学生袁崇焕的前程而谋划着。
对于未能救下熊廷弼一事,似乎并没有显得多么的失落和难过。
从辽东返回京城后,孙承宗很快就向朝廷进言,请求皇上把辽东的统帅王在晋给予调走。
皇上听进了老师的进言,很快就把王在晋调去南京养老了。
王在晋从辽东调走后,袁崇焕很快就被升了上来。
不过袁崇焕此时还并不是辽东的统帅,只是地位比之前提高不少而已。
这日,孙承宗收到辽东巡抚阎鸣泰送至朝廷的一份举报信,所举报的人是辽东的一名副总兵杜应魁,举报的内容是说此人冒领军饷。
冒领军饷,一向是孙承宗最憎恨之事,于是当皇上让此处理此事时,孙承宗便让袁崇焕来查明此事。
在辽东巡查的那三个月里,孙帝师对自己这位新收的学生袁崇焕,从练兵、防守、战术部署上的能力都已经很满意了。
这次皇上把处理杜应魁冒领军饷之事交由孙承宗处理,孙帝师便想借此考验一番袁崇焕的处事能力。
于是孙帝师便让袁崇焕来调查辽东副总兵杜应魁冒领军饷一事。
袁崇焕接到老师孙承宗的吩咐后,然忙着手调查杜应魁冒领军饷一事。
袁崇焕在处理这件事上可以说表现得非常的积极,他不休不眠的查帐,核对人数,最后终于确定副总兵杜应魁的确冒领了军饷。
袁崇焕把杜应魁叫来问话,杜副总兵也承认了冒领军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