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今天迎接那个袁大人后,时间着实已经不早了,天都有点黑了,此刻实在不方便离开。
熊廷弼停顿了一下又对徐啸说道:“熊某当年虽是进士出身,但更像一名武将,而这里更像是熊某应该常住的地方。”熊廷弼说完,用右手的一只食指,指了指营帐里的地面。
徐啸听了熊廷弼的话,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他也觉得熊廷弼很适合做一名武将,也很适合驻扎在这辽东边关防范外敌入侵。
熊廷弼虽脾气暴躁,治军过于严谨,但若没有这鲜明的个性,又怎么能镇得住这边关的数万将士?又咋能挡得住关外那觊觎大明中原之地已久的饿狼?
可是世事无常,总难随人愿,那些朝廷里的皇帝身边的一些大臣,因为个人喜好,因为与熊廷弼之间的一些个人恩怨,而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安危,向皇上进谗言,终究害得熊廷弼被罢了辽东统帅一职。
看着有点落寞的熊廷弼,徐啸不觉也有些同情于他,徐啸在心中感慨道:“人无完人,但愿这熊廷弼不要被眼前的挫折给打垮了才好!”
想到这,徐啸便再次问熊廷弼道:“大人明天会在什么时间离开这里?”
熊廷弼闻言,抬头看了看徐啸,不太明白徐啸话里的意思。处于落魄时期的人往往都是敏感的,熊廷弼也一样。
熊廷弼大概认为徐啸问他明天什么时候离开的意思,就是在催着他赶快的离开,没有一点对二人感情的留念。
徐啸见熊廷弼可能要误会自己,便对熊廷被补充道:“徐某问大人明天离开的时间,不为别的,就是想送送大人。”
熊廷弼见自己好像真的有点误会徐啸了,先是尴尬的一笑,然后对徐啸道:“熊某这边,明早准备好一切后,中午时分就可离开了。”
徐啸便道:“那好,徐某明日中午时一定前来恭送熊大人。”说吧,徐啸就向熊廷弼拱手告辞,准备转身先行离开。
这时熊廷弼却又说道:“徐先生请留步,熊某还有一个不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