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下令剩余的5个步兵师以及一个骑兵师,朝桑波尔方向发起进攻。这是最大的一次进攻,希望能在这个方向上实现突破。
... ...
当布鲁西诺夫的进攻犹如洪流般涌来,奥匈帝国的第三集团军指挥官布鲁德曼震惊不已。每一段防线都犹如热烈的火炬般亮起警报,显示出他们正遭受来自俄军的激烈攻击。布鲁德曼立即向上级军官康拉德报告,描述了俄军在加利西亚方向发起的大规模反攻,并急切地请求援军。
在热舒夫,有奥匈帝国的第四集团军协助防守,情况尚可维持。然而,在莫斯季卡,情况却截然不同。莫斯季卡的守军在俄军激烈的进攻下,短短一天之内就宣告崩溃,让布鲁德曼无比震惊。
无奈之下,布鲁德曼下令他的部队向后撤退,撤向普热梅希尔要塞与喀尔巴阡山口,期望能在这里重新布置防线,稳定局势。然而,俄军的进攻之快之猛超乎他的想象,目标也非常明确。他的5个步兵师在撤退途中纷纷被俄军击溃。
这场猛烈的进攻让布鲁德曼的部队陷入混乱,其他部队在看到前线溃败的消息后,也纷纷选择后侧,毫无秩序地撤退。原本应该是有序的撤退,却在恐慌和混乱中变成了溃败。这场俄军的反攻,彻底改变了奥匈帝国在这片战场上的态势。
随着布鲁德曼的部队溃败,奥匈帝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战略优势被彻底颠覆。而对于布鲁西诺夫来说,这只是他的进攻的开端,他并没有停止他的步伐。
布鲁西诺夫冷静地评估了战场形势,他知道自己的军队已经在莫斯季卡取得了突破,但他并不满足。他知道,只有占领普热梅希尔要塞才能在加利西亚彻底击败奥匈帝国,才能解决当前的战局。因此,他下令军队继续推进,目标直指奥匈帝国的核心区域。
康拉德紧锣密鼓地组织起防御战。他开始调动奥匈第二集团军,与布鲁德曼的部队一同在普热梅希尔与喀尔巴阡山脉的峡谷中布置防线,借助地形阻挡布鲁西诺夫的进攻。战线正在迅速地组建,康拉德深知,他们不能再犯错误,否则整个战局将会彻底改变。
与此同时,他在内心深处仍对奥匈帝国军队抱有信心。他相信,奥匈帝国的战士们能在普热梅希尔与喀尔巴阡山脉构建坚固的防线,成功阻止俄国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