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唐代,皇室自称老子李耳的后代,因此对道教格外推崇,对于地位比较特殊的张天师也加以推崇,唐玄宗还册封张道陵为“太师”,肯定其在道教中的开创地位,唐玄宗和唐肃宗都曾作《张天师赞》。唐玄宗还曾下诏搜寻张天师的后人,但唐王朝对张天师的子孙,没有进行正式的册封。
唐末五代,张天师的后人移居龙虎山,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官方和世俗都确认龙虎山张天师后人的地位。到了北宋时,第二十四任张天师张正随正式觐见宋真宗。第二十五任张天师张道乾也曾觐见宋神宗。宋代皇帝多推崇道教,想利用道教来肯定自己的合法地位。
宋代龙虎山天师府的地位逐渐攀升,到了元代声势达到顶峰。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被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龙虎山也成为符箓派众山之首。当时的道士需要前往天师府授箓,并求取抄写诸多道经法本。
龙虎山天师府的历代天师以阳平治都功印、天师剑作为传承重宝。这两物相传是太上老君传给祖师张道陵的重要法宝。
然而天师家族的千年传承最终还是出现了偏差。1949年第63代张天师去往台湾,他只带了日常演法所用的阳平治都功印,而现今存世的阳平治都功印有许多,真假难辨。真正的那颗祖遗阳平治都功印和天师剑下落不明。
而1954年63代张天师张恩溥的嫡长子因病去世,次子放弃继承权,导致天师传承出现危机。1969年张恩溥去世,其堂侄张源先被推举为64代天师,但张恩溥的外孙鲁金涛改名为张金涛主持龙虎山天师府的日常工作。
所以某种意义上说,龙虎山张天师的传承终止在第63代。所以有人称,63代天师去往台湾时没有带走天师传承所用的剑、印,因为这已经是最后一代。
更为巧合的是,在易经中六十三卦是既济卦,有盛极将衰、功德圆满的意思。所以天师府家族的终结也许就是天意吧。
而黑水的师父便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他上承黄老下启道教诸派,是为“老祖天师”。正是由于他的地位,才说服上界传令诸佛退避,诸仙相让。黑水虽是他机缘巧合之下收的徒弟,但当年眼见徒弟获难而无法相助,心中低落,今日既有此机会,也要做些补偿。
黑水自是有恃无恐,他悄然施法,然后默然说道:“墨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在此稍待,我去把你娘接来!”说罢,化作龙身腾空而去。
山顶上独留下王小C四人,他们看着半空垂下的青黄二色结界,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