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
欢喜过后,蔡琰指着地上的小木块,疑惑的问道:“夫君这是在作甚,这些小木块,有何用处?”
“呵呵!”
闻言,涂晋捡起两个木块,递给蔡琰,问道:“琰儿可细细观看。”
蔡琰接过木块,仔细端详了一番,惊疑的道:“这是妾的表字?”这两个小木块上雕刻着两个字,一个是昭一个是姬,合起来便是昭姬二字。
昭姬,正是蔡琰的表字。
后世很多人都以为,蔡琰字文姬,其实蔡琰真实的表字,并非文姬,而是昭姬。
至于文姬,是因为后来西晋统一天下后,为了避讳,蔡琰的表字才改成了文姬。
避的什么讳呢?
避的是司马昭的讳,因为司马昭的名字里有个昭字,在古时候,这就需要避讳,因为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追谥其父司马昭为文皇帝。
蔡琰原来的字是昭姬,这就得避讳了,于是才改字为文姬。
“没错!”
涂晋肯定的道:“就是琰儿的字。”
“夫君为何要刻这个?”蔡琰有些好奇的问道。
“汝等等!”
涂晋说着,快步走到一旁的桌案上,将一本书册拿了过来,因为涂晋早在蜀地就改良了造纸的公益,现在关中益州,纸张可是一点都不稀缺。
“琰儿看看!”
涂晋将书册递给蔡琰。
“启蒙四经!”
蔡琰接过来一看,就看见封面上四个大字,旁边的还有一个署名——汉益州牧·涂晋蔡琰着,名字后面都有字,涂晋字景寒,蔡琰字昭姬。
“夫君,怎会有妾的名字?”蔡琰一脸的好奇,因为这启蒙四经,她此前并不知道。
“哈哈!”
涂晋笑着道:“此经本就是吾与爱妻共着,自然要署爱妻之名也。”
蔡琰闻言愣了一下,有些期待的翻开书册的封面,第一页便是四经的目录。
接着再翻一页,蔡琰认真的阅读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