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杀父之仇

浪漫三国行 石剑 1922 字 8天前

只要有谋略,文人也可以指挥大军作战,一样可以打败勇猛无比的悍将。

尤其是要设伏得当。

“春秋”是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一些经典战例。

关羽读“春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研究其中的战例。

但此书晦涩难懂,所以,关羽需反复阅读。

此书也有儒家的“忠义仁勇信”等精神精髓,这也是关羽所爱,并一生为之践行。

~~

张飞想吼几句,但是,见关羽不语,便也忍着,怒气冲冲地走开。

他回房之后,喝令亲兵拿二十坛酒来。

当夜,他喝得酩酊大醉。

一醉解千愁。

他现在感觉到了刘备的极深的城府。

~~

曹操与其父曹嵩关系不好。

因为曹操一直混在袁绍的士族圈子里,并总是扬言要杀宦官。

恰恰曹嵩是原来的大宦官曹腾抱养的养子。

如此,算起来,曹操也属于宦官之后。

宦官后人要杀宦官,所以,宦官也极恨曹操。

曹嵩无可奈何,只好总是替年轻的曹操擦屁。

~~

而曹嵩告老还乡之后,也一直生活在徐州境内的琅琊国。

此时,听说曹操与陶谦的徐州血战,并杀了陶谦数万将士之后,曹嵩慌了。

他赶紧让家仆收拾巨额财产。

他的家资家财装了几十辆马车。

曹嵩准备逃跑。

但张闿却率部冲杀而来,竟杀曹嵩满门百余口,劫走了曹嵩的亿万贯家财。

曹嵩当年曾花亿钱买官。

所以,他极是有钱之人。

张闿此战,获益甚丰,心里甚是感激陶谦。

~~

曹操杀败陶谦之后,也想起了李白曾经的神预言:陶谦会杀其父曹嵩。

所以,曹操急派泰山郡太守应勋,接应曹嵩。

泰山郡靠近琅琊国。

按速度计,应勋接应曹嵩一行,应该没问题。

但是,曹操千算万算,也没算到陶谦兵败后会即刻向其父曹嵩下毒手的。

应勋还没赶到琅琊国,便传来了张闿杀害曹嵩的消息。

曹操这才明白李白的预言确实是神预言。

~~

曹操闻讯,失声痛哭。

他于军中设灵堂,摆灵位,跪祭其父在天之灵,竟数天不思茶饭。

或许,男人思想成熟之后,才会懂得父亲,才会懂得父爱如山。

失去了父亲,失去了父爱,即便拥有数雄兵数万,猛将无数,地盘诸多,但是,曹操此时,仍然感觉到了心灵的空虚。

他反复回忆,从小到大,父亲对他如何。

他的人生,如果不是因为出身这么优越,又何来今日自己于乱世崛起?

原来父爱如此伟大。

他难过之极,悲愤之极。

但现在,他也无力彻底消灭陶谦,唯有蓄势。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此仇,是一定要报的。

不过,他现在面临着水灾和蝗虫,收成锐减,得应付眼前的军粮奇缺和各种危机。

~~

曹操和陶谦在彭城血战之时,公孙瓒也率部三万,攻伐袁绍。

公孙瓒认为,曹操去打徐州,袁绍没有后援。

这次,定可灭袁绍。

而且,为灭袁绍,公孙瓒还联合黑山军,请张燕率部袭击邺城。

于是,公孙瓒接连向袁绍发起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等战役,企图彻底消灭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