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同意双方三日之后在缅甸和云南的边境处举行和平谈判。
终于要和这个老狐狸面对面的扳手腕了。
永历很兴奋。
吴三桂是降清将领中争议最大的一个人。
天启末年,吴三桂十六岁。
他父亲被皇太极围困,他带领二十余名家丁杀入四万满族士兵包围圈里,把他父亲吴襄带了回来。
这个传奇的经历,给吴三桂带来的是一生受用不尽的声誉资本。
他的孝勇之举让他立刻闻名天下。
从他对父母的的态度,可以推断出他对帝国的态度。
而就是这样一个忠孝之人,却抛弃了帝国,抛弃了父母,抛弃了名誉,把自己卖给了魔鬼。
大忠大奸,大善大恶,只是一念之间。
做人难啊!
没有了精神上的束缚,吴三桂可以尽情释放自己内心的贪婪、欲望、仇恨。
永历难掩内心的激动,他甚至有点期待和这个名人的见面。
三日之约很快就到,永历带着沐天波和靳统武一同前往。
吴三桂早已命人搭好了一个军帐
六月的缅甸湿热难耐,吴三桂没穿清廷官服,而是一身素服,早早地在军账外恭候。
看到永历朝自己走来,吴三桂心里五味杂陈,永历走到军帐门口,他没敢抬头看永历。
只感觉永历的目光像两把刀在上下打量着自己。
大明王朝没有对不起吴三桂的地方,他前半生的荣誉都是大明给的,换来的却是他天涯海角般的追杀。
“平西伯,别来无恙!”永历的声音平淡如水,听不出任何波动。
平西伯,是崇祯给他的封号。
吴三桂嗓子干干的,最终还是挤出一句:“皇……皇上!”
永历没有回复他。
靳统武掀开军帐朝里面仔细打量了一下,没什么异常之后,才侧身让永历进去,他和沐天波则退后三丈,守在军帐附近。
吴三桂调整了一下心境,钻入军帐。
永历背对着吴三桂,负手而立。
扑通一声,吴三桂自己也没想到,恍惚之中,他已经跪在了永历面前。
他有很多话想说,可张了张口,又不知从何说起。
他这一生罪孽深重,罄竹难书,他自责,忏悔,矛盾,他沉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