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少?!”梁复瞪大双眼问沈筝:“各地精铁本就需按时运往工部补给,柳阳府能有万斤存量,已然及其不错了。且沈大人,你可知道一斤精铁要多少斤生铁淬炼而成吗?”
铁矿石提炼铁?
沈筝眉头微皱,思索后答道:“三斤?”
这一回答还是她抛算而来。在她记忆当中,若是优等铁矿石,含铁量高的情况下,不到两斤铁矿石便可以淬炼出一斤铁。
“三斤?!”梁复仿似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三斤生铁练半斤精铁还差不多!”
生铁中全是杂质,匠人敲敲打打后,能留下两成铁就算极其不错了!
沈筝感觉自己的认知好像出现了偏差,难道他们口中的“精铁”已经不是铁,而是钢了?可之前在同安县时,梁复分明还在询问她该如何熔铁。
要知道,经过反复捶打得到的精铁虽然杂质较少,但依旧称不上钢。所以这会儿的大周不知道如何熔铁,但已经能淬炼出大批量的钢?
这明显有些违背物理学。
沈筝顿了顿,还是选择保险起见,迟疑问道:“您口中的精铁,有多精?”
这话问得。
梁复瘪了瘪嘴,“能有多精?就是造箭头那种。”
箭头对铁质量要求极高,非精铁铸造的箭头,在使用中极易磨损或伤尖。
说到箭头,沈筝心中有了谱——他们口中的“精铁”就是铁,不是钢。
她小时候在福利院和小朋友们看电视剧时,常常能看到两军交战的场景——战场上刀箭争鸣,箭更是跟下雨似的,一个劲儿往士兵们身上打。
那时候的沈筝还以为,战争结束后那些羽箭与兵器将会永远的留在战场,在岁月交迭中被黄沙掩埋、藏于地底。
可待她对历史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些羽箭与兵器都是用一个少一个的东西,交战双方是绝对舍不得让自家兵器留在战场,被对方捡了去的。
对,就是捡。
战后清扫战场,是规矩。
谁来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