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月亮才挣扎出来,重新露出一角光亮。
“叮…”
董仲舒挥手弹在长剑上,震动声袅袅不绝,谁能想到,这位儒家领袖竟然也会用这种办法驱逐天狗。
见到月亮越来越亮,那妖异的红色也迅速变得淡薄,他把长剑放到桌案上,自语道:“此声音连人都不能震慑,又怎么能驱逐天狗呢?”
他活了这么多年,不是第一次看到天狗食月,对此早已从最初的恐惧转变为淡定。
无论人们做什么,天狗总会到来,也总会离去,他可以对别人宣扬天人感应,却无法欺骗自己。
他董仲舒不需要天人感应,是大汉皇权需要,是占据朝堂的儒家需要,是天下的读书人需要。
上天一定要对人间有所感应,皇帝才能有所束缚,不至于肆意妄为。
不过这次应该不需要他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打头阵,皇帝最近的举动牵动了那么多人的利益,总会有人站出来的。
上次高祖庙火灾的教训让他心有余悸,总不能刚脱离胶西王的魔掌,就把自己送到刘彻的屠刀下吧,儒家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儒家,天下更不是他董仲舒的天下。
明日休沐,足够这些人准备好一切了。
清晨,朝阳初升。
照常升起的太阳驱散了人们心中的恐惧,让昨夜的一切似乎都了无痕迹。
公孙弘吃过早饭,早早来到会客厅等待着。
他很清楚,昨夜那妖异的血月会引起怎样的震动,又恰好赶上今日休沐,必然会有大量官员来找他试探口风。
果然不出他所料,除了那些依附于卫家的的官员,其他上至两千石下至六百石的官员前后来了数十位。
天人感应说虽然是儒家董仲舒所创立,但类似观念早已有了,董仲舒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化地改造。
以孟子和子思为代表的思孟学派,早就主张天人合一,墨子也曾经论述过类似于天人感应的内容,《吕氏春秋》中也大量借用“天人感应”来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