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CQB战术培训(下)

生化危城 持械码字 1125 字 2个月前

OODA伍德路循环,即:Observation观察、Orientation判断(调整)、Decision决策、Action执行。

OODA概念由米国空军F16驾驶员约翰·博依德提出,此人把空战中飞行员的交战过程分解为“万精油”的步骤,后来被各领域甚至是民间管理学所用。

Observation观察,在CQB作战环境中,不论是行动整体-分队-个人的三个层级,观察即态势感知都尤为重要,毕竟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且现实战斗不是Kill house走TTP流程,存在大量变数,战斗永远是动态的过程,没有对动态态势切实的感知,行动整体-分队-个人就会产生错误的判断。

Orientation判断(调整),当观察过程结束后,行动人员-分队-作战指挥都需要判断支撑真实的态势感知,交战区域的环境(房型、洞口布置)、敌人位置、突然性保有程度,情报信息搜集的越详细越能支撑各层级作出最优策略,毕竟现实战斗不是Kill house走TTP流程,存在大量变数。

Decision决策,有了对态势的正确判断,行动人员-分队-作战指挥就能选择最适当的策略,需要说明的是作战态势并非对应唯一策略,需要经验及智慧甄别。

Action执行,决策了策略行就到了行动人员-分队-作战指挥执行的过程,这一步骤需要保证的是TTP不变形,正确的执行达到目的。

循环,正如先前所说的,CQB是动态过程,分队在建筑内进攻推进中环境也会不停变换,一个流程的OODA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下面,是分队战术。

不论是在平原,还是在山地,步兵分队战术都是步兵作战的基本能力,在CQB交战中,虽然流程、时间窗口大多数短暂,机动也受制于复杂的建筑内部限制,但步兵分队战术的战术动作同样有效。

火力与运动是战术的基本要素,而运动是有目的的。

与常规步兵分队战术相同,CQB战术中的运动也是为了发展胜利,不同的是CQB的步兵分队战术极有可能不同于常规步兵战术的“机动至敌侧翼/薄弱环节”,它的运动受交战区域大小限制,要素有着非常规的逻辑。

目的一:占领射界良好的支撑点/阵位、展开火网。

目的二:以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