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冷不丁的话,哪里还有方才那晕乎乎的样子。
阮眠失笑:“大人演技真是炉火纯青啊,分明没有喝醉,却装作醉晕的样子。”
真正醉的人,是董侍郎才对。
谢淮安一笑,别有深意地凝视她:“我若不这样,哪里知道眠眠你对我这么好奇。”
阮眠知道他不会告诉自己了,索性起身:“朋友一场,有些好奇也不为过。既然大人没有醉,那我也不久留了。”
她行了礼,不等谢淮安开口,人已经快步走出了屋舍。
回到地窨子后,她招呼媋惜和翠珠过来,将他们这些日子制好的东西都收集一下。
她们和方嬷嬷她们几个流放的婆子一起负责开火,给那些修路的人做饭,闲暇之时就做一些手工活。
比如,一些取暖的陶罐子,只有巴掌大,里面可放碎炭,后来阮眠还稍作改良,给那些陶罐子缝制了一些“小衣裳”套在外面。
那些“小衣裳”是用布料加一些鹅绒缝的,所以小暖炉捧在手里格外暖和。
除此之外,还有她做的人参润颜霜,细数起来,也有大几十罐了。
当然,最多的还是那些取暖的鹅绒小马甲。
自打养了鹅舍后,鹅绒毛就越来越多,翠珠之前还诧异,这些野白鹅的绒毛长的真快。
拔了不到两天就长回来了。
实际还多亏了空间的灵泉水,喂食之后那些白鹅的毛发,个个饱满又厚实!品质一绝。
所以用这些鹅毛做了好些小马甲,穿在外衫里,暖和的很。
翠珠见她将这些东西都整理起来,疑惑道:“姑娘,你难道要带着这些东西去关城吗?”
阮眠拍了拍满满当当的包袱,点点头:“这些没准能成为赚关城第一桶金的存在呢。”
“姑娘这是要去关城做生意了?”
此前阮眠和她们提起过经商的计划,但翠珠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她不知道,这仅仅是阮眠迈出的很小一步。
就和修路一样。
武恒这般局势,若要带那么多无辜的人活命,开发山谷那是必然的。尤其是这龙昌山里,不止有他们。
媋惜叮嘱她务必要小心,翠珠又给她收拾了一些在路上吃的干粮。
次日,天才微微亮,她就已经走到谢淮安屋舍前,只等董侍郎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