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和立陶宛,原本是两个国家,形成联邦,也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波兰立陶宛联邦雏形成于1386年,起因为改信天主教的立陶宛大公国君主约盖拉于该年迎娶波兰公主。该结合不但使立陶宛成为欧洲最后一个接受基督教的国家,也使立陶宛渐趋接受波兰文化。
两百年的岁月里,文化逐渐融合,各方面也趋近于一致,利益也慢慢的达成平衡。1569年,通过卢布林联合,两国合二为一,波兰立陶宛联邦成立。(后面简称玻璃)
这是雅盖隆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齐格蒙特二世的标志性成就。他为了维护君主立宪制,还创造了选举君主制。他于1572年逝世,紧接着就是三年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创造了增强贵族(施拉赤塔)权力的宪政制度,并确立了真正的选举君主制。
此时在位的是齐格蒙特三世。在他自1587年开始的45年统治时期,玻璃是名副其实的东欧第二强国,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玻璃的霸权稳固地建立在东北欧地区,也是基督世界中人口仅次于西班牙帝国和法国的第三大国。
玻璃还有着三个附庸国,分别是普鲁士、库尔兰、扎波罗热。
普鲁士成为玻璃的附庸,得从条顿骑士团说起。
13世纪起,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地区发动了为时近200年的东征运动,先后建立托伦、马林堡、库尔姆、埃尔平等要塞。在很长时间里波兰和立陶宛整体上呈守势,并先后丧失了大片领土。
1370年波兰王室绝嗣,1386年波兰国王的女儿海德维希嫁给立陶宛大公,波兰与立陶宛联合,此后对条顿骑士团发动了一连串的进攻。
在1410年7月15日的坦能堡会战中,条顿骑士团败于波兰和立陶宛联军,被迫签订第一次托伦和约,除赔款600万格罗申外,还将但泽置于波兰主权之下。
1466年条顿骑士团再度战败,在第二次托伦和约中被迫割让包括但泽和马林堡在内的西普鲁士。条顿骑士团保留普鲁士的残余领土,但被迫效忠波兰国王,成为波兰的附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