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望风而降

闻汉主性情仁厚,气度恢弘,陛下必可保全富贵,亦可使益州免遭兵灾。”

好家伙,百官之首毫不犹豫,明言投降。

见庞羲开了头,王商等人也纷纷附和,口称:

“汉主败鲜卑、破袁绍,精兵数十万,实难抵挡。”

“天下扰乱十几年,百姓思安,人心思定。如今汉主有一统九州,重兴大汉之势。我国虽有山川之险,但人心向背,将士恐无战心。”

“汉军已据汉中,又可自荆州逆大江而上,则蜀地之险难以依仗。还是以和为贵。”

刘璋心底还有一丝不甘心,问吴懿、李异、高沛等武将:“君等是何意见?”

吴懿等方才一直沉默。

听了刘璋问话,相互对视,都不愿意出声。

吴懿不得已,只得奏对道:“陛下,蜀地尚有精兵数万,葭萌关、白水关、汉昌关皆是天险,易守难攻,蜀道崎岖,即使汉主有百万大军,亦难有用武之地。若陛下有诏坚守,臣等有信心让汉军不能前进半步。

然而还有一事可虑。那就是汉军水师。

闻其大将鲁肃在彭蠡泽大治水军舟师,楼船高大,一舟可乘千人,船上装有投石、拍竿,普通船只遇上,只有樯倾楫摧、支离破碎之下场,实为可惧。

若其水师沿大江逆流至成都城外,恐怕会令士民震骇,人心离散。

对此,臣等暂无应对之策。”

刘璋扫视着殿上众臣,后者皆是满脸忧虑、真诚和忠义,他长叹一声道:“既天意如此,孤又怎会逆天行事,卿等自去与汉将联系,孤将下诏去帝号,向汉主称臣便了。”一拂衣袖,自去了后殿,撇下满朝文武。

刘璋走后,殿中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大家相互看看,似乎又有些尴尬。

各自拱拱手,也都分别离开。

既然形成了公议,后面自然由有关部门负责后续降表撰写和呈递等事,大家还是开动脑筋,想想怎么在新朝立足之事。

扒拉关系,发现益州人在刘备朝中的不多。

甘宁倒是巴郡人,但他在蜀地时乃是个贼头,大家跟他拉不上关系。

头疼啊头疼。

吴懿、吴班于家中谋划,吴懿道:“叔父在时,曾与汉主有过交情,以前我等难以割舍蜀国基业,未去投奔。如今汉将吞蜀,我等再不抓住这层关系,恐怕无有出头之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班为难道:“那时弟年幼,父亲似乎对汉主评价不高。弟不知其交情到底如何,万一有所龃龉,就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了。”

吴懿叹道:“这也是我所顾虑的。当年叔父语焉不详,我也不知究竟。前几年汉主崛起后、我未弃蜀投汉,原因就在这里。但事已至此,也不会再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