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过残破,如入无人之境。
可不正是无人之境?
魏国大军都布在前线,腹心之地哪有什么军队?
听说敌将乃是臧霸、张燕。
淳于琼怒骂韩荀无能。
韩荀扼守常山,怎么会放臧霸突入进来?
诏书中命令淳于琼速速调兵北上,拱卫邺都,剿灭臧霸,立即动身,不得有误。
当然前线也要留守军队,不可让刘军攻破黄河防线。
这是典型的既要又要。
淳于琼表示臣只能顾及一头了。
他派人给沮授送了一封信,告知邺都告急,然后下令全军转向,往北急进。
沮授得信后良久不语。
手一颤,书信掉落在地。
沮鹄吃了一惊,弯腰将书信捡起,看了一遍,脸色大变。
淳于琼走了,邺都之南便只剩下沮授一支孤军。
而刘备通过各种调动,在这河内之地形成了优势兵力。
刘备的目标已然摆在明处——那就是沮授!
章武三年(公元197年)秋,九月,许褚、朱樟等六军击破魏将王升,渡过沁水,舍武德不攻,进逼修武。
朱樟轻装疾进,斜趋延津,威胁延津守将苏溥侧翼。
关羽则是从正面猛攻渡口。
苏溥顶不住压力,放弃渡口,向北撤退。
关羽全军渡河,紧追不舍。
小主,
沮授与吕虔争分夺秒向荡阴进军。
沮授从延津提前东下,向东北方向走了两日,紧急转向北行,省了一些路。
吕虔才到繁阳,接到斥候报告后,眼看着无法在荡水拦住沮授,索性绕过黄泽,急扑到洹(huán)水北岸,构筑工事,等待沮授到来。
数日后,沮授军至洹水。
通往邺都的大道,洹水桥头,汉军列阵以待。
沮授向吕虔发起猛攻。
吕虔激励将士道:“我大军将至,沮授困兽犹斗,死到临头,又能肆虐多久?若能将其拦住,必获奇功!”
汉军死守洹水。
桥窄,难以通过。
沮授寻别处渡河,吕虔于北岸机动应战,魏兵不得渡。
洹水北距邺都不过五十里,邺都派数千兵前来夹击吕虔,严朗伏骑兵于两翼,邀击破之。
严朗将魏军俘兵押至洹水北岸,耀武扬威。
魏军夺气。
两日后,苏溥又带来了延津渡口失守的消息。
胡永、焦触等魏将皆骇惧,有弃军而逃之意。
沮授道:“吕虔据洹水,处处阻击,我军仓促之下确难渡河,然关羽轻师来追,势成疲兵,我军以逸待劳,破之易耳。”遂亲率兵设伏于羑里。
羑里在荡水之北,乃当年文王被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