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将军居安思危,奋勇进取,豫亦赞同。
然我军根基不固,民心未附,一旦失利,势必土崩瓦解。
世上无常胜之军,却有长久之国。
若我青州政通人和、民心拥戴、粮多城坚,即便战事不利,也无法动摇根本,还可以卷土重来。
然此际我军一旦失利,则大事去矣。
已非弄险之时,当以稳健为上。
此前入兖州,是因为黄巾肆虐,曹操立足不稳,如今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再入兖州是直接硬碰,实不可取。
至于讨徐州,陶徐州虽然刚愎,但尚未呈现昏庸之相,并非攻取良机,须得待时而动。
因此豫以为当内修文德、与民休息为上。”
刘备一锤定音:“国让之计是也!
我青州上下当以急农为先,足食为上,高筑墙,广积粮,缓开疆。
然忘战必危,各军要当枕戈待旦,严加训练,一旦机会来临,则召之能战,战之能胜,万不可懈怠!”
诸将应诺。
三天后的青州文武大会上,文官包括各郡守、国相、州各曹主事,武将包括各中郎将、校尉均参与,听取刘备关于青州的大政方针。
刘备命孙嵩做内政政***介绍,包括劝农、屯田、水利、学校、治安、筑城、商贸、造船等。
军队方面属于机密,暂不披露。
刘备自己主讲青州尊奉天子、扶助汉室、征讨不臣的大义,讲述唯才是举、求贤访才的想法,讲述上下一心、共渡时艰的期许。
刘备的讲话是有底稿的,由青州主簿滕胄在刘备的指示下撰写,既要有文采、有煽动性,又不能太佶屈聱牙、太难懂。
滕胄花费了十几天时间,数易其稿,才最终让刘备满意。
会后刘备又让滕胄收集各与会文武的意见,重新修改,删除一些过于激进会惹来周围势力警惕的语句,以镇东将军府的名义发表《告青州军民书》,阐述青州上下尊奉天子、保境安民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