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劭本年三十九岁,字仲瑷,汝南郡南顿人,出身高贵,父亲应奉曾官至司隶校尉。
应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三十多岁举孝廉,为车骑将军何苗掾属。
公元一八五年,边章、韩遂作乱,朝廷派皇甫嵩讨伐,皇甫嵩请调三千乌桓兵,北军中侯邹靖以乌桓弱,建议调鲜卑兵,大将军何进掾属韩卓附议,应劭反对调鲜卑,力主调乌桓。
应劭与韩卓反复辩论,谁也无法说服谁。
朝廷大集百官讨论,众人均从应劭之议。
公元一八九年,朝廷拜应劭为泰山太守。
公元一九零年,黄巾数万人入泰山郡。
应劭纠率文武连与之战,前后斩首近千人,将黄巾赶走。
应劭精兵简政,与民休息,如今泰山郡兵只六千多人。
听了简雍一席话,应劭热血沸腾,振衣而起,道:“简君所言正和某意!扫平乱贼,一洗乾坤,乃某平生夙志也。
然泰山兵少,且各县需要驻兵防变,今抽两千精兵北上援助刘校尉。
我泰山兵皆悍勇,无不以一当十,届时与刘校尉并力,足以破黄巾!”
简雍心中失望,但也知道应劭虽称忠义,但不是迂腐之辈,泰山东边还要防备臧霸、南边防备陶谦,西边又与鲍信不睦,派两千兵已经不容易了。
应劭以族侄应举为军司马,统领两千精兵,即日启程北上。
******
申时,徐和等列阵于漯阴城外,命人向城中喊话:“时辰已到,请速开城门!”众黄巾兵一齐大喝:“速开城门!”
城上守兵相顾愕然,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上午田参议出城是议降么?一片骚乱。
城门大开,汉兵源源不断出城,迅速列阵。
城头上田豫大呼:“吾说献城是一年后,尔等弄错时辰也!”
他身旁守兵齐声嘲笑:“一年后献城,请一年后再来吧!”
徐和等大怒,暴跳如雷,众黄巾军错愕不已,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