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傍晚,城楼上的热气直涌脚底,这么久了,一丝凉风也无,平笙直觉不妥。
陈葭体弱,对脚底传来的热气感受更甚,她蹙眉望着城楼内外的景象,将视线转移到了结伴出城的一群百姓身上。
这群百姓一起出门,有的肩上挑着两只木桶,有的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瓦罐,有的双手提着两只木桶,连稍大的孩童,头上也顶着一只木盆。
仔细看去,他们的脸色还有着沉重和忧虑。
陈葭指着这群人的背影,问道:“他们此时出城,作甚?”
平笙平生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秉着“有问必答“的精神,平笙立马回答:“夫人,您稍等,奴婢使人前去问一下。”
平笙效率很高,不一会儿便回来了,将这群百姓为何出城的情况说明,“夫人,情况是这样的……”
原本,陇全县内的百姓生活用水,全仰仗城内的一条河,只不过近来天气干旱,许久未曾下雨,这条河竟渐渐的干涸了。
领着众人打水的老者说,这条河目前仍在供水,只是水量不能满足整座县城百姓的用水需求。
人尚且没有水用,更何况是地里的庄稼呢。
为了能够有水用,也为了地里的庄稼能够继续生长,不至于今年颗粒无收。
老者这才带领其他百姓拿着家里的装水工具前去附近的一座山上,那里仍有水源可以取用。
虽然要走许久的山路,但是能够找到水源,取水的百姓们对此已经感到非常满足。
陈葭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奢靡度日的贵人,平常的消遣就看各种各样的杂书。
看着出城取水的百姓络绎不绝,她敏锐得察觉到眼下的情况可能相当棘手。
“平笙,你先这样——”陈葭简短地交待了几句,平笙一一照办。
回到府中,暗卫就已经将调查的结果送到平笙手中,陈葭接过竹筒里里的字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