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长平王——”禄公公在御书房外传秉,“黄策将军求见!”
“快宣!”陈葭拉伸了两下酸疼的脖子,等待黄策将军进来。
这批改奏折久了,对身心都是一个考验。
上次黄策将军剿匪回来,她并未见到黄策此人,只让禄公公代为传旨以及送奖赏过去。
久闻黄策将军之名,这次可以见一见了。
“微臣拜见陛下,见过长平王——”黄策身着官服,身上一直如影随形的佩剑,在进入王宫之前,就已经全部卸下,交给了守门的禁军。
“黄将军快请起!来人,赐座!”陈葭扬起笑容,让禄公公给黄策将军准备一把椅子,“此行多亏黄将军才能如此顺利,所有物资都能全部送到嘉陵关军民的手中,朕相信有了如此充分的准备,他们一定能够渡过难关。”
黄策再三推脱,确定陛下的确是出自真心,才拘谨地坐下,听到陛下的话,拱了拱手,“多亏陛下当机立断,嘉陵关一事才能有惊无险……”
“黄将军的确很会说话,朕所做的,都是身为君王应该做的。”陈葭感慨了一句,“天灾无情,然朕不会放弃自己的子民,只盼这天下海晏河清……”
海晏河清啊——
黄策将军反复咀嚼这句话,终于明白了长平王不取而代之的缘由。
陛下有圣人之心,悲天悯怀,心系天下……还有谁能比她更适合这个位置?
长平王能够开疆拓土,其远见卓识凌驾于众人之上,亦不乏帝王心术,权衡朝臣之间的拉扯,他都做得无比出色。
但长平王,唯独少了一颗悲悯之心。
若是陛下这个仁君有长平王辅佐,青鸟国想要实现海晏河清,一定不成问题!
还是长平王有自知之明,想必,他心里也是有家国大义的!
黄策对自己跟随的长平王有一种盲目的滤镜。
无论对方什么行为,在他眼里都能过度解读,并且合理化、美化!
“陛下,臣还有一事要说。”黄策简单揣摩了一下长平王或陛下为君的优势,又继续道,“微臣在往来京都和嘉陵关的路上,查获贪官污吏一批,查封钱财以千万数。一路上,偶遇了几波危害周边城镇的土匪窝,臣悉数捉拿……”
黄策将军交代了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做,最后他恭敬地拿出一本册子,“陛下,这是臣记录的名册,上面有贪官污吏的名字,贪墨银两几何以及所犯何罪。当然,一路上剿灭的匪徒也一并作了记录……”
这就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