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快黑了

宋桓帝 温毅阳 1463 字 11天前

“此次路过虏营,希望沈卿能够代朕探望一下吾弟康王,看看他近况如何……呃,对了,顺便再问一问,秦会之和张邦昌这些日子都在做何勾当……”

......

赵桓方才所说的那些话看似轻描淡写,其实信息量有点大,以致于沈琯从皇帝寝居的大宅院回到自己下榻的普通民房时,仍在拧着眉头兀自琢磨来琢磨去,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要知道,一旦实施半渡而击的计划,那就表明了与女真人彻底决裂,到时候最倒霉的无疑是亲王和宰臣两个人质,斡离不和金兀术一怒之下将他们就地枭首弃尸都有可能。

最不可思议的是,三位军国重臣明明知道会产生严重后果,却还在极力怂恿皇帝这么干,而皇帝居然没有丝毫犹豫,当场就拍板决定了,由此看来在赵家江山社禝危亡之际,所谓皇亲国戚、朝廷大臣也和普通士民百姓一样,都是无足轻重的牺牲品而已。

话虽如此,毕竟是两条人命,而且其中一人还是自己的亲弟弟,皇帝显然动了恻隐之心,特意叮嘱沈琯路过虏营时,着重探视一下那位即将走上断头台却浑然无觉的九大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不知道是寒心还是悲悯,沈琯当时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曹植的这首七步绝命诗,不过很快他便意识到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试想一下,值此宗社濒亡之际,亲王甘当人质,为国捐躯,又怎么能和手足相残这种令人不耻的烂事儿攀扯到一起呢。

说归说,真正见了康王本人,怎么好意思眼睁睁地看着他往火坑里跳?告诉他真相会不会走露风声?

沈琯思来想去,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好办法,只能到时候对方要是问起来,装聋作哑胡乱搪塞过去了事。

“禀告老爷,随行扈从甲士已经聚齐了,军汉们问何时可以启程?”

一个亲随牙兵忽然从门外闪了进来,一边快步往里走一边大声嚷嚷着。

正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的沈琯这才回过神来,略加思忖,遂后指使道:“你去告诉带队军头,让他们先去当司治所,将酋首阇母提领出来,解送至虏使,不,金使萧三宝奴下榻之处,我随后即赶过去与其会合。”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