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传是浙江义乌县佛堂金庄人,原本姓白,只不过其生父将他过继给了自己的好友金沛然,这才为他改名为金台。但是小金台很不走运,十岁那年继父继母就过世了,留下他一个人流落江湖。所幸附近法慧禅院里一位叫做蛋子僧的僧人收留了他,并教他武功,这才没有饿死街头。
后来年纪稍长,金台就开始了独自闯荡江湖的旅程,不过由于道行尚浅,一路上没少吃亏。期间,金台曾在河北一带遇险,恰好碰到了自己的贵人田七出手相救,才幸免于难。二人年纪虽不同,但是很投缘,所以田七免费给他“开小灶”,让他的武艺精进了不少。
英宗政和三年,国丈澹台伟勾结西夏,派了西宁第一武士“黑风”来中原打擂,打了很多天都没有对手,非常狂妄。这时,金台出场了,用自创的金台拳法,三下五除二打死了“黑风”,大长了中原武林的威风。
英宗也非常高兴,特地封他为皇城殿上御教师,成为大内总教头,并赏赐白银十万两。
从那场擂台之后,金台开始了暴走模式,创下了七十二个擂台不败的空前记录,一双铁拳从南打到北,未逢敌手,也因此获得了“拳不过金”的称号。
由他接任周侗成为御拳馆“天”字教师,无人不膺服。
方兰芝虽然习武多年,底子厚,但想去御拳馆“作威作福”,怕是“力有未逮”的,你当自己是刘西瓜,还是陆红缇?
冯过并没刻意与几女有过多交流,偶尔写一阕小令给董小宛,又给应素白一出戏本,再和方女侠聊聊武艺上的事(切蹉就不必了,咳,男女授受不亲),诸如此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倒非说他情商低。在他看来,感情这回事需要慢慢培养,急不得,“一见钟情”只是可以继续交往的基础,需在长时间的接触中触碰出某种火花,以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不日便是端午节,少不得又要热闹一番。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五月是蛇、蜈蚣、蝎子、蜥蜴、蟾蜍十分活跃的时期,所以这五种动物也有“五毒”的说法。
针对这五毒,人们会给小孩穿上五毒肚兜,房屋前后撒雄黄,贴端午符等。
为了避免“邪气”、“毒物”入家门,会在门口放置很多辟邪的物什,譬如百索、艾虎、紫苏、菖蒲等。
百索是用各种丝线编制的索状装饰物,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挂在门上,这一习俗是从汉朝流传下来的;艾虎则是用艾草编制成老虎的形状,和百索一样,挂在门上辟邪。
除了家门口防止辟邪驱虫的习俗外,人们还会佩戴一些加了朱砂、香药的香囊佩戴,还会喝一些有保健作用的雄黄酒、菖蒲酒、紫苏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