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王安石把太多精力用在了变法革新上,以至于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王雱人生的失败,做为父亲的王安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正因如此,王安石对长子的过继子王棣十分宠爱,退隐金陵时悉心教授,可谓是倾尽了全部心血。祖孙情深,自是不用多说。至于王雱这个嗣父,王棣几无印象,又哪来的什么感情?
王安石重情,一生只有一位妻子,即他的表妹吴氏。
世人皆赞叹其不迩声色,从两件事可见一斑:
他为知制诰时,吴夫人为他买了一个小妾,王安石见到说:“你是谁?”那女子说:“夫人让我在您身边侍奉您。”王安石说:“你是谁家的女人?”那女子说:“我的丈夫是军中官员,监督运米时船沉,家中财产全部用尽(用来赔偿)还不够,所以只能卖了我来补偿。”王安石伤感地问:“夫人花了多少钱买你?”女子说:“九十万钱。”王安石叫来她的丈夫,让那对夫妇和好如初,把钱全赏赐给他们。
有人告诉王安石的夫人,说她丈夫喜欢吃鹿肉丝。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夫人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一下,鹿肉丝放得离他最远。结果,人们才发现,王安石只吃离他近的菜,桌子上照常摆着鹿肉丝,他竟完全不知道!
他与妻子感情甚笃、琴瑟和鸣,共育有三子三女,一子一女早夭,长子王棣英年早逝,次子王旁不仕,长女适浦城吴安持,次女适蔡卞。
听王棣所言,叔父王旁去年返回老家临川居住,祖母被小姑接去汴京安享晚年,这“半山园”也遵祖父遗命会捐献出去改建成寺院,朝廷已批为“报宁寺”。
说这番话时,他脸上掠过一丝黯然。毕竟他在这里住了十余年,此处有童少年所有的或快乐或忧伤的回忆,一旦离去,再想回来只怕不易。
小主,
是的,他也参加了今科会试,至于能否取中……王半山的孙子若是不中才是咄咄怪事。退一万步讲,即便不中,他也是要去东京的,祖母在那,姑母也在那,叔祖(王安礼)一家人也在那,他在此处为祖母守墓七载,也该为自己的前途好生规划一下了。
讲真,即便抛开王安石的因素,冯过对王棣的好感值拉的满满的,谈吐得体举止文雅,此即谦谦君子也,所谓“陌生人如玉、君子世无双”莫过于此。
在那个时空,关于王棣的记载唯有寥寥数语——高宗建炎二年,金人攻澶渊,死于城守。
事实是,金兵南下时,王棣当时守卫开德府,金兵围城久攻不下,有王棣在金兵很难有所作为,所以金将伪造了一封王棣投降的信件,开德府群众信以为真,他们蜂拥而上将其踩死,之后金兵破城。
三十六计之反间计,就像范增,袁祟焕一样都是被敌人误导,被不明真相的人伤害,死得很冤,王棣被金将伪造投降事件,群众信以为真,蜂涌而上的群众没给他解释机会就发生了踩踏事件,被踩死,之后无知群众因城破被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