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昌大南疆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788 字 11天前

这便导致鼎鼎大名的“陪都”二百年来如故,不及南昌城多矣。

“为了营筑豫章城,灌婴委任一个叫章文的,具体总管建城事宜。他日夜安排筹划,为营建最早的南昌城付出了巨大的劳动。雄伟的豫章郡城,四周有高大的夯筑土城,周围计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门:南有南门和松阳门,西有皋门和昌门,东北有东门、北门。”刘几望城兴叹。

对于省城变更,徐元杰自也清楚,接口道:“当时豫章城内外盛产樟树,据说仅在松阳门内就有大樟树高达十七丈,大四十五围,枝叶扶疏,蔽荫数亩。东晋简文帝咸安年间,豫章太守范宁对城墙作了一次较大的修整,并新辟东北和西南两个城门,这样豫章城就有八个城门了。”

刘几:“昌代的洪都城,是江南的一大都会。城内人烟稠密,亭台楼阁,宫苑寺宇栉比鳞次,即所谓‘闾阎扑地’;城内起伏不平,一些豪华的建筑物都是沿着地势的起伏而摆布,或高或低,即所谓‘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徐元杰:“南有抚州门,向西转过去有宫步门、柴步门、井步门、章江门、仓步门、观步门、洪乔门、广恩门、北廓门等十一门。这十一座城门都滨临章江,所以临江的门都以“步”命名。再由北向东转就是琉璃门……嗯,因城门附近有延庆寺,寺内藏有东晋初年在这里出土的一尊琉璃佛像而得名……坛头门,相传为仙人黄紫庭台坛坛址、故丰门、广丰门、望云门等五门。楚真宗淳代元年秋七月,江水猛涨,毁坏城廓达三十处之多,淹没民舍两千余户。到仁宗皇帝时,知州赵概看到章江堤冲刷厉害,就调遣民力用石砌垒,高一丈五尺,长达两百余丈,这是南昌城建史上用石筑砌江堤的开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几:“李洪帅洪州时,看到洪州城池北面阔远,都是荒山田地,加上城外一带,尽是涨沙,有时高与城齐,站在沙阜上可以俯瞰全城,对防守极为不利,于是他决定截去东北隅一角,将城移进三里左右,从而废去北廓、故丰、广丰和望云四门,全城只剩下十二门。”

这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让冯过享受了一回免费导游服务,也乐得让他们展示知识储备。

“沟环故道穿城角,沙涨平江压水涯,江外西山衔落日,几重苍翠衬残霞。”

此时已是黄昏,望望西边山麓的落日,晚霞绚烂,色彩斑斓,站在城壕外心存震撼的他仍是下意识的吟诵出了这首诗。

那个时空,他曾去过西安,那座城的古城墙历经数度翻修,古朴犹在,早没了千年前的巍峨,只成了历史古城的依稀记忆。此刻站在永和门外,望着三丈高的城墙,塔门下各有两道侧门,车水马龙,进出井然有序……此时此景,正当吟诗一首哪。

对于冯过这种一言不合就吟诗作词,徐、刘表示已见怪不怪,也早没了一争高下之心。冯七郎已是公认的信州诗词第一人,放诸天下亦是最顶尖的存在,与他比岂不是自取其辱?

“前面让路,紧急军情……”

正兀自感怀,后面有哒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人群如潮水般向两侧掀开,让出一条道。

一骑旋即而至,由拱门中间的大门急速入城,守门的兵士肃立两旁,行注目礼。

进城出城的百姓又若无其事的重新排队等待,这让冯过这几个“土包子”甚是惊愕,紧急军情诶,怎么反应如此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