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一字勾斜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05 字 11天前

“浙西水利明白易晓,何谓无成?大抵治之之法有三:疏河港必深阔,筑围岸必高厚,置间窦必多广,设遇水旱亦不能为害。昔范文正公请开水浦,议者沮之,公力排浮议,疏浚积潦,数年大稔,民受其赐,载之方册,照然可考,谓之无成,可乎?”

他治水屡创佳绩的名声传到京城,擢升为都水少监。某年黄河决口,也是任仁发指挥抢救,率众筑堤,巩固河防,可称之为“大定第一水利专家”。

对这样一心为民谋利的官员,冯过向来敬重,有小侄子当面,那还不千方百计的打探消息,好进一步的了解这位治水大禹……治水大拿。

嗯,其父亲任珣,曾任高邮知府。任仁发自幼勤奋好学,长得气宇轩昂,能文能武,十八岁考中举人,自持名刺往见时任中奉大夫、浙西宣慰使的游显,被任命为幕府中的宣慰掾,负责整理文书档案。

在大定文人画倡导兴起之时,他一头扎进写实的立场中去,上溯五代黄筌以来的工笔写生传统,使他在铁选、赵子昂的笼罩下有独立的特殊价值。任仁发自认为学习韩干颇得三昧,无论用笔与赋色,尤其是那隐藏在笔墨背后极力追求写实的作风,却与秦楚李公麟十分接近。他画马多不作腾跃嘶鸣的情状,行止静立中,有一种英姿骏发、精神飒爽、悠闲自得的特别神态,流露出高雅的气质。

另外,《张果见明皇图》的构思极为巧妙,通常是题目点题——主要人物难道不应该是张果老和昌明皇吗?但看画面中人物的眼神所落之处,显然不是——主角是小驴!用笔精巧纤细,人物表情刻画得栩栩如生,小驴的慌不择路以及小童的慌里慌张、张果老的微笑以及被驴吸引了的人的专注都惟妙惟肖地体现了出来;整幅画设色清新淡雅,形象醒目地表现了张果老的仙风道骨和唐朝人的心宽体胖;这幅画整个画面层次分明,节奏感极强,一眼便会被吸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呵呵,一个说的滔滔不绝,与有荣焉;一个听的津津有味,敬佩尊重。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只是,为官者想的最多的乃是挪挪位置,高升才是终极目标。百姓为何对官员没有好印象?不正是因为这世上不为民办事一心钻营以权谋私的官太多了么?贪,才是本性。“贪”之意为“今天拿钱”,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嘛,至于往后身陷囹圄?明天和意外谁知道哪个会先来呢?

冯过这边厢对任仁发深表敬服,任良辅亦是笑眯眯的声称“冯七郎”之名早已如雷贯耳,并抑扬顿挫的诵读了那几阕,对那篇《不以规矩》的院试时文更是赞赏有加,并说书院尝就此作范文给学生们详细解读分析过,众皆受益匪浅。

冯过自是谦虚一番,只道“惶恐”、“汗颜”、“谬赞”了。

任良辅又说,早前叔父来信还专门提到过“冯改之”,诗词文章不多提,便是书法亦是极好极好的。清溪先生赴京时在南京金陵城逗留,二人乃有一聚,见了冯过写给先生资哲的那幅字,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综合了晋、昌、楚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已然登堂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