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初赛余波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735 字 11天前

见过几回,冯过对春哥算是了解一二,晓得这姓贾的大汉貌似鲁莽粗线条,其实心思细腻的很。他原非以貌取人的人,再者,即便是爱屋及乌,对贾小春也不会轻视鄙夷。

请柬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上写“诚邀冯公子莅临云想阁……”云云,看那字迹应是董小宛亲笔,可见伊用心之诚。

得,也莫纠结了,原本还犹豫着该先去“云想阁”还是“琼台”,大抵有“公”“私”两方面的顾忌,既然白小姐如此厚爱,那还有啥选择?

不过,听说应素白花魁首秀表现的有失水准,这令一干拥趸大失所望。很直接的体现便是,首日的花篮数,董小宛豪收一百八十三只,冯倩倩获得一百五十六只,相差无几,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可应素白却只收取九十八只,这差距……实在令人大跌眼镜。要知道,“信江杂志报”虽说也是董小宛的“金主”,但前段时间可是差不多用了相同的篇幅宣传将董小宛冯倩倩应素白三人,还用了“信江三痴”(还好不是“三美”)这个词。一言以蔽之,这三位几乎提前定下了花榜一甲,要评的只是排名顺序。但首日的成绩却与先前预测的不太相符。应素白虽也在前三之列,但距前两名相去甚远,领先第四名也只有区区九只花篮。小应子若再不奋起直追,别说勇夺状元,便是探花之位边岌岌可危。

其实,董小宛与冯倩倩表观的远谈不上惊艳,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前者一如既往的予人清淡如菊之感,才女风范一展无遗,弹唱的仍是她自己的作品。一首“元夕诗”很是应景——

“火树银花三五夜,盘龙堆凤玉烛红。

兰棹轻摇秦淮夜,紫气烟笼钟山峰。

明镜悬天犹有韵,幽兰虽香不禁风。

断梗飘蓬无归处,天涯芳草何处逢。”

诗作算不上高明之处,却胜在唱腔中那婉转回吟、一咏三叹的幽怨意境,即便是文字鉴赏力不够的也会沉浸其中,更遑论那份优雅绝美的样貌与身姿。

后者则胜在能歌善舞,在舞台上轻盈灵动,身轻似燕,软如云絮,双臂柔若无骨,舞动间步步生莲,如花间飞舞的蝴蝶,如潺潺的流水,如深山中的明月,如小巷中的晨曦,如荷叶尖的圆露,让观者如饮佳酿,醺醺然不能自已。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大抵如是。

但应素白的表现可就差强人意了,往日里再娴熟不过的曲子居然也会忘词、走调,这让卯足了劲要为她捧场的“恩客”们失望不已,只不过因了往日的美好印象而没有给出差评。首日的失常尚可原谅,若是今日再有差池,那应素白可真就凉凉了。

比赛,总是充满变数,有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在,方更吸引观赛者。

此时判定鹿死谁手,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