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西江月夜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230 字 11天前

“之道”是刘几的表字,费宏貌似在叱责,实是回护。刘几心下明了,赶忙起身应道:“晚辈记下了。”

见场中氛围有些微妙,甘诚起身,团团拱手作揖,哈哈笑了笑,说道:“吾乃上饶罗桥甘诚,才疏学浅,并无所得,便不班门弄斧了。倒是昨日听了一词,不愿明珠蒙尘,诸位请听……”

目光掠过冯过,他朗声诵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原本窃窃语声的大堂蓦地寂静下来,一道道惊错愕然的目光落在甘诚身上,是“西江月”啊……

西江月,昌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其调名有可能取自李白《苏台览古》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到此时又有了“白苹香”“步虚词”“壶天晓”“醉高歌”“玉楼三涧雪”“晚香时候”“双锦瑟”等多个别名。

词,这种新文学体系源于民间,伴随时代的步伐到昌代达到了成熟。为了当时宫廷歌舞的需要,当时的诗人结合民间曲调并糅合楚辞及汉赋,而盛行于昌代的一种合乐歌唱式词牌格式。后经楚代逐步达到了日臻完善。

昌代的词以浓艳的色彩、华丽的词藻、细腻的手法来描绘形象和刻画心理,形成了一种香而软、密而隐的艺术风格。到了楚朝时期,倚声填词更尉为成风。

到了大定,方真正使词达到了简练含蓄、风格婉约、兴寄幽微、委曲言情、因情生文、曲衬传神的时代。

时下风行的是婉约词派,这一类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

而以辛弃疾、陈同甫的词人直言此乃“伶工”之词,卖弄文采、堆积词藻罢了,实不屑为之。时下中国分裂,国无完国,文人之笔当为军士之刃,以唤醒国魂为己任。不论诗词文章当视野广阔,气象恢弘,悲壮慷慨,多抒发豪情壮志,此为“士大夫”之词也,当名为“豪放派”。

但这阙“西江月”却不在婉约、豪放之列,仅听了上片便觉风格清新,别具一格。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短短的小令转瞬诵罢,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