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房内,李思琪问道:
“不知道李公子要讲什么故事?”
李安笑道:“你有疑问的不就是我说状元郎和那青楼女子最后可能发生不好的结果吗,所以我便与你讲一讲我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青楼名妓和一位落魄书生在偶然的机会下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她本就是只以献艺为生,她的清白之身也给了书生,甚至为了书生读书、上京赶考而散尽家财,从此以后他为她执笔描眉,她为他素手为羹。
书生上京赶考前对这青楼名妓说道:“待我金榜题名时,十里红妆不负卿。”
那青楼女子顿时感到一阵羞涩,红着脸说道:“好,我等你!”
于是那名青楼名妓每天望眼欲穿,一直在等这书生高中的消息,当高中消息传来的时候,这青楼女子很是开心,因为这书生和她说过,若是金榜题名,便回来娶她。
后来这书生果真高中,成了那年的状元郎,消息传到名妓耳中的时候,那名妓摆酒宴请自己的姐妹和二人的朋友,庆祝书生高中状元。”
李安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可惜了,要真是这状元郎回来娶这女子,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只可惜伴随着书生金榜题名消息传来之后不久,就传来了另一一个消息,那便是皇上给那书生赐婚了,那书生将以十里红妆迎娶当朝的公主。”
李思琪听到这里气愤道:“这书生简直就是忘恩负义。”
李安笑了笑说道:“这话也不能这么说,皇上赐婚,娶的又是公主,做了皇上的乘龙快婿,那不是前途无量吗?另外就是皇上的赐婚,几人敢拒绝?”
李思琪虽也能懂,但还是说道:“若是他真不想娶,真要拒绝了,皇上还能真杀了他不成?”
李安苦笑道:“话不是这么说的,圣命不可违,算了,且听我继续说下去。”
“大婚当日,那名妓差人去问那书生,可还记得当年的承诺,那书生只叫人回了一封信。
那一封信上只有一首诗:
“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
“以尔青楼素女身,怎配红袍状元郎。”
那女子其实也颇有才情,准备写封信回过去时,可能是念及过往的感情,倒也忍住了,在我看来也算的上是痴情女子了,她只是留下了一首诗词。
“无我朱唇万人尝,怎有你这状元郎。”
“怪我痴情错付君,余生一人珠纱帐。”
当时那状元郎的一位朋友,与这青楼名妓还有这状元郎的关系都很好,听闻此事之后,立马写了一封信交给状元郎,信中只有一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