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曹操便快走两步上前,二人也是很自然的攀谈起来,说是攀谈,不如说是试探,会更为恰当。
二人没说两句,曹操便知此人心中却有韬略,说想到此,曹操脸上的笑容也是再也不加掩饰,拉着这文士便走入了城主府,二人来到书房,便畅谈起了天下大事以及各所小事,经过一番探讨,曹操对其的本事是更加确定,也知这人正是他苦寻良久的智谋之士,政治大才,曹操知今日收了一个大才,大喜之下,二人便秉烛夜谈了起来。
而第二日一早,曹操更是迫不及待便下了命令,将这文士封志为军师,地位只在他曹操与老将廉颇之下,而这瘦弱书生名唤戏中,戏志才。
曹操这边收货了,一文一武,与他同州的朱元璋,虽然比不了曹操,但也是小有收获,本来在山阳当太守的朱元璋,手底下便有常遇春,蓝玉,英布,朱升等文臣猛将,而这几年来,也是有着不少人前来投靠,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东郡人,未来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
乐进此人虽容貌短小,在五子良将中也甚不起眼,但其却胆略过人,一生在曹操帐下,南征北战,他那强悍的攻城能力更是为其加分。
而朱元璋对自己能收益员猛将,当然也是十分开心,刚一投奔便很大方的,将其封为牙门将。
而冀州渤海这边,当太守的袁绍有着四世三公,自身能力又不错的情况下,更是门客良将众多,文臣方面便有许攸,审配,郭图,逢纪,荀湛,等名士。
而崔浩这名大才的到来,更是让袁绍惊喜,此人不但有能力,更是有家士,这让袁绍乐不思蜀,对其也是尊敬无比,刚一来投奔便将其奉为上宾。
而武将这方面,袁绍也是收获颇丰,就比如颜良,文丑,韩猛,高干,朱灵,淳于琼,蒋义渠,等等,真可以说得上是文臣如雨,猛将如云,当然质量这方面,咱们也不必多说。
而与其同是袁家出身在南阳当太守的袁术,收获也是不小,像什么阎象,张弘,张勋,桥蕤,雷行,俞涉等。
虽然其手下除了阎象,纪灵以外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好歹还有一个贺若弼,为其撑着场子,再加上身为嫡子,袁家对齐的支持,他这边混的倒也不错。
而在并州的李世民收获则是更大,经过上一次匈奴入侵的救援,李广,对李渊父子,那是感激涕零,很快便在二人的忽悠下,带着两个儿子李敢李陵,便向其认了主公。
虽然两者都姓李,但却不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