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下不止有各国代表,其他诸子百家的人进行争辩,一点一点的晋级参赛。
当然,各位代表也必须要进行晋级。
铜雀台上,纣王说
“不知曹某人安排的主持人是谁”
曹操说
"是我最后一个儿子,曹植”
其他诸侯王纷纷讨论的“你说他就是写洛神赋的”
纣王听闻曹操的话,眉头微挑,露出一丝好奇的神色。
他缓缓道:“哦?原来是曹植公子,能写出《洛神赋》这般传世之作的人,果然非同一般。”
其他诸侯王也纷纷点头附和,有的赞叹道:
“曹植公子的文采真是令人钦佩啊!那《洛神赋》我等也曾拜读,实在是妙不可言。”
有的则表示:“能在此见到如此才子,真是不虚此行。”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曹植迈步走上前来,向纣王和其他诸侯王行礼道:
“各位国君过誉了,曹植不过是一介书生,今日能主持这场盛会,实感荣幸。”
他的话语谦逊而得体,既展现了他的风度,又表达了对各国代表的尊重。
纣王看着曹植,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笑道:“曹植公子不必谦虚,你的才华早已传遍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曹植微微一笑,回应道:“纣王谬赞了。今日我们齐聚一堂,是为了共同探讨治国之道,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希望各位国君能够畅所欲言,共同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随着曹植的话音落下,铜雀台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起来。
唐王李世民,别让曹植在自己身旁来有话跟他说
王羲之并开口说道
"曹植公子,唐王有请”
曹子建走了过来
见李世明悄悄的在他耳朵里说着
"不知曹植兄可有参赛名单"
曹植闻言,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份精致的竹简,递给李世民。他低声说道:
“唐王殿下,这是参赛名单,上面详细记录了各国代表及诸子百家学者的姓名与背景。”
李世民接过竹简,目光迅速扫过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心中暗自点头。
他对曹植的细致和周到感到满意,同时也对即将开始的辩论赛充满了期待。
“曹植兄,这份名单整理得极为详尽,看来你对此次盛会也是煞费苦心啊。”李世民赞叹道。
曹植谦逊地回应:“唐王殿下过誉了,这不过是臣应尽的职责。臣相信,通过这场辩论赛,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国的文化和政治理念,为未来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世民点头表示赞同,随后他站起身来,向在场的所有人宣布:
“各位国君、各位学者,今日我们齐聚一堂,是为了共同探讨治国之道,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现在,我宣布铜雀台上的辩论赛正式开始!”
各国代表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曹植则以其敏锐的思维和出色的口才,巧妙地引导着讨论的方向,使得这场盛会充满了智慧与激情。
铜雀台下的辩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国代表和未成为各国代表的人,诸子百家的学者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他们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激烈的讨论,试图通过辩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曹植作为主持人,他不仅要引导辩论的方向,还要确保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发言。他时而提问,时而点评,时而引导大家深入探讨某个问题。
他的言辞犀利而又不失风度,赢得了在场众人的尊重和赞赏。随着辩论的深入,各国代表逐渐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楚国的代表屈原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国家事务的独到见解脱颖而出;